第158部分(第3/4 頁)
不過,畢竟災後的公民並不都是目不識丁的大老粗,他們並不完全接受殖民主義。不方便來政府辦公地點來與李志剛理論,便也寫出洋洋灑灑的文字,或送到辦公地點,或送到廣播電臺,要求刊登廣播。
看著那些充滿火藥味的尖銳觀點,李麗開始很為難。李志剛卻不以為然,說全文發表,不要有任何顧忌。結果那些文章見報後,立即有人自發地站出來捍衛李志剛的觀點,也寫出對質文字。論戰讓寬江日報的發行量激增,大有洛陽紙貴的趨勢。
論戰讓復興黨的光明磊落形象得到加強,又有一批人相繼加入了復興黨。但在政府要員中,張海林和蔡同榮以及已經病癒馬上結束隔離期的林京安都明確表示,不加入這一政黨。在內閣成員中,復興黨的黨員數量只佔百分之五十。復興黨的執政地位不明顯,無法成為執政黨。
李麗提出不妨再開設一份報紙,專門服務復興黨員。李志剛說沒有必要,目前復興黨主要是一種類似志願者模式的組織,其政治的排他性並不明顯,所以暫時沒有必要強化復興黨的黨性,更不用建設黨的輿論工具和輿論體系。
天氣越來越暖和,降雨的次數也多了起來。李志剛讓專家們抓緊時間進行室外水稻的種植,並組織一些人專門去南方大區去種水稻。蔡同榮擔心種子和種植技術外洩,提出要派重兵把守。李志剛說不要過於形式化,在暗中開展即可。
大專案建設告一段落,取得的成果讓每位公民都實實在在地感受到恢復社會分工的重要性,對社會功能的需求也越來越具體。
透過半年多的彼此融合,人們的社會交往越來越密切,對郵政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強烈。特別是目前絕大多數公民都已經有比較固定的住所,完全可以接受郵件遞送服務。隨著南北幹道的開通後,人員調動非常頻繁,許多人想和先前的朋友聯絡,只能求助廣播電臺進行單向聯絡,只有少數人有衛星電話的,才能進行互動。
在這種情況下,有人組建的郵政公司,為公民們提供郵遞服務。與災難發生前如同洪水般的資訊干擾相比,公民們只能閱讀書籍和欣賞影碟來獲取那些陳舊的資訊,即時資訊非常有限,也就有足夠的耐心書寫信件。這些信件送到指定的郵箱後,同城的則有郵政公司送到家門,不同城的經搭乘交通工具送到異地後,再由異地的郵政公司接力傳送。
這樣一來,大家寫信的數量增加不少,郵政公司的業務量增加很快。由於災後沒有恢復金融體系,這種郵政服務是無償的,業務量一上來,工作人員很快就有些倦怠了。有人感到不滿,向臨時政府反映,提出郵政服務最好交由政府。有人更加直接了當,強烈要求發行貨幣,以刺激工作積極性的提高。
這一觀點提出後,很快得到公民們的強烈支援,成了大論戰後的又一輿論焦點。人們都覺得是時候了,不能再這樣搞原始共產主義了。可內閣對此很是為難,誰也拿不出比較科學的金融體系建設方案。
6_25第五卷 復興 第二十五章 貨幣難題
對於發行貨幣一事,早在聯盟建立之初就有人動議過。由於災後各類物資的極大豐富,原有貨幣變得沒有任何意義,只能當成廢紙。生產力又相當落後,倖存者又越來越多,新生產出來的如食品之類的物資只能採取分配製,不能進行自由交易。所以當時劉左等人曾經策劃過一個貨幣發行方案,但始終沒有付諸行動。
而現在不同了,大專案建設興建的那些工廠生產能力越來越強,品種也越來越多,公民們可以自由選擇,但對於一些緊俏的物資則亟待用貨幣的方式實現分配。比如說南方大區生產出來的極少量新鮮蔬菜,所做的蔬菜湯每次都被搶而光,有些人來晚了就沒有。而這些來晚的往往都是一些工作能力很強的業務骨幹,他們就強烈建議要求使用貨幣來進行分配,不能再搞大鍋飯,挫傷他們的積極性。
發行貨幣是一件很刺激的事情,倖存者們繼組建武裝成立臨時政府後,行使國家權力的事情就剩下發行貨幣和司法審判兩件事情了。而司法審判此前已經悄悄進行,那個傷害葉筱雨的傢伙被不公開審判了,臨時抽調的12名陪審員一致認為強姦行為成立,並參照災難發生前的法律條文判處其三年有期徒刑,投入一間在南方大區臨時改造的牢房裡面,由那裡的倖存者們輪流看守,直至三年後才能恢復自由。
而發行貨幣,則遇到了三大難題。一是發行的必要性。雖然大專案建設的成功產生一些商品過剩,為交易提供了一些保障條件。災前物資也逐漸呈現短缺狀態,需要用貨幣手段來進行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