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第3/4 頁)
國家XX部”大牌子的各部位辦公大樓,又想到即將到達青安門,大家都有些莫名奇妙的緊張,心“砰砰”亂跳。
郝華國也來過首都,在他的印象中,青安門高大威嚴,對面的青安門廣場上,有英雄紀念碑和開國元首紀念堂。每天儀仗隊都要在廣場上在數千人圍觀之下按日升日落時間進行升降國旗的儀式。在重大節假日,升降旗儀式還有軍樂隊現場伴奏,更引得數萬人行注目禮,場景十分感人。也就是從那一刻起,他的心中真正認識到兩岸統一的必然。
隨著道路兩旁高層建築的減少,特別是駛過那條聞名遐邇的“金融街”街口後,薛建國知道,青安門馬上就要到了。
車隊首先經過國家政務中心的大門,也就是新聞報道中經常提到的“新夏門”。“新夏門”實際是一座兩層樓房,據說修建於三百多年前,本來前後不通,後來因位置正好處在國家政務中心的交通要道,建國前就被當局開闢為門,建國後繼續保持,並在門口的影壁牆上懸掛“為公民服務”的標語,用於彰顯政府為民之決心。
車隊不由自主停了下來,大家都知道,從這裡進去,就是國家政務中心了。而國家政務中心,一直是整個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在人們心中是最為神聖的。此前,倖存者們進入過一些省市政府的辦公大樓,一面是為了搜尋物資,同時也是想看看政府機關裡面究竟是什麼樣,時間久了,也就並未覺得過於神秘。
但是,對於國家政務中心,所有人都是肅然起敬,沒有任何非分之想。此時的“新夏門”空無一人,門前附近的兩處微微突起的雪堆下面,估計就是當時遇難警衛的遺海門樓上面的國徽依舊高懸,門前的石獅子的威嚴之氣絲毫沒有任何減少。隊員們向這裡行注目禮後,便緩緩地啟動車子,繼續向前方駛去。
“新夏門”的斜對面就是國家大劇院,這個橢圓形的建築上面掛了不少黃土,看樣子雪落前首都是飽受風沙之苦。這棟建築是近年來新建的,建成後被百姓戲稱為“大土包”,與國家電視臺“大褲衩”齊名。
而國家大劇院的斜對面,就是青安門。
隊員們都已經看到了遠處的青安門,心中都為之一震。
在白雪的映襯下,青安門的紅牆黃瓦十分鮮亮,樓臺上面成排的紅旗依舊在寒風中呼啦啦地飄動著,一切與災難發生前沒有什麼區別。
車隊來到青安門前,在銀水橋旁邊停了下來。薛建國首先從車裡面下來,他仔細地望了望樓臺上的紅旗,發現有許多紅旗都已經有些破損,顏色也有些發黑。城樓下面的開國元勳巨幅畫像也有些汙損,畢竟災難已經發生快半年時間,這期間沒有進行任何維護工作,一切都在風吹日曬下,自然會嚴重老化的。
大家仰面看了半天,又不約而同地回頭向廣場方向看。廣場上面的積雪如同一張白色毯子,上面一點痕跡也沒有。廣場前方的旗杆光禿禿的,薛建國看後心中發誓,一定要將國旗重新升起,讓全國的倖存者的心中重新豎立起國家的概念,團結起來,重建家園。
“我以前冬天時來過這裡,當時遊人如織,廣場上沒有任何積雪的。哪像現在,一個人也沒有。”有人小聲說道。
沒有人吭聲,大家都心事重重地看著四周。
“只有國家舉行重大政治活動時,廣場才封閉。而咱們目前所處的長平大街,即便在升降旗的時候,也只有在儀仗隊行進時封閉兩分鐘,其餘時間都正常同行。咱們現在能夠大搖大擺地將車子停在這裡,政治待遇可非同一般呀。”有人打趣道,想打破這種沉悶的氣氛。
“政治待遇?”薛建國笑道:“在傳奇部落建立時,我們就規定,所有成員都是平等的,沒預報任何人凌駕於其他人之上。所以就不存在什麼政治待遇。”
王強搖頭說道:“建國,你說的不對。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是兩碼事,和特權更是不一樣。”
郝華國也插言道:“對於國家元首來說,一些特權是國家權威的象徵,是必須進行的。”
薛建國說咱們先不用談論這件事了,先將國旗升起來再說。他抱怨那些戰略指揮中心的人為何不將國旗升起來,如果沒有唐豔豔的講述,他都不敢相信首都曾經有那麼多的倖存者。
隊員們裹緊防寒服,跟著薛建國往旗杆走去。
國旗底座是一個由漢白玉護欄圍起來的小平臺,在平時,這裡是有警衛看護,遊客們只能在遠處拍照,不能靠近的。如今,這裡已經沒有人看管,隊員們徑直來到旗杆旁邊,研究起如何升旗這件事。
這根旗杆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