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頁)
則你就滾蛋!
我的視力在被猥褻中失明
我的聽力在被摧殘中沉默
我的感覺在被強暴中泯滅
我的情感在被侮辱中哭泣
我的理性在被顛覆中顫抖
我的信念在被扭曲中變形
我的人生在被劫持中墜落
我的未來在被欺騙中毀滅
… 作者當下的心情
“陽光下的罪惡”,這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今天,當我們在陽光下一次次被謊言所欺騙時,那麼,人類是否還有尊嚴可言?
讓我感到更無法容忍的是:在我的寫字檯上放著兩本書,一本叫《火與冰》,作者是北大一位文學碩士,他叫###。這本書出版的時候,他才25歲。此書是獻給北大建校100週年的。老實說,這本書寫得不錯。儘管我還沒有細讀,但作者敏銳的思維以及強烈的批判性已經讓我為之關注。但,我發現了一件怪事。在這本書的封二上,有這樣一段話:“本書出版後,在全國思想文化界引起巨大轟動,榮獲多家報刊評“全國十大好書”、“全國十大暢銷書”,###也被評為“全國十大新銳作家“之一。”
這事就怪在這兒了:大家知道,一本書肯定是印刷在前,出版在後,這是小學生都知道的事。一本書能不能獲得讀者的好評,也肯定是在出版以後才知道的。就像我在 1992年出版的那本《崔健在一無所有中吶喊中國搖滾備忘錄》一書,社會對這本書好評如潮是在這本書發行以後才會產生的,這應該是一個常識。後來有一家報紙把這本書評為了“1993年中國十大暢銷書”之一,那是在該書出版後一年左右的時候我才看到的。但《火與冰》這本書卻不是這樣,印在封二上的這段話,就順序而言,它一定是在這本書的出版之前就已經發生的事。也就是說,在這本書尚未出版之前,那段文字已經印在封二上了。那麼,我現在的問題是:連書都還沒出版,你怎麼就已經知道“本書出版後,在全國思想文化界引起巨大轟動,榮獲多家報刊評“全國十大好書”、“全國十大暢銷書”,###也被評為“全國十大新銳作家“之一。”了呢?莫非出版商有特異功能?能遙視本書出版後的一切前景?我原本以為,我買的這本書可能是再版的,而這段文字也可能是在再版時加上去的。然而我仔細一看,這本書出版於1998年4月,而且是第一版。
顯而易見,這又是一個謊言。我不知道這本書出版後是不是獲得了那些榮譽,即便是,那也是以後的事。至少,那段早就印在封二的話無疑是一個謊言。
如果說,寫在《火與冰》這本書封二上的那段文字畢竟是###在寫完書以後的行為(我相信這不是###本人的行為),那麼,還有一本書作者卻竟然在寫作的過程中就已經幾次三番地這樣寫道:
“《我是韓國人》出版以後,很多讀者寫信或是打來電話……”(131頁)
“複習後過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有一幫人總想找我的麻煩……導火線是我寫得《我是韓國人》……(135頁)
“自從我出了《我是韓國人》這本書,不管走到哪裡,幾乎所有的人……
(155頁)
記得我在閱讀該書時,幾次被這樣的語言所折騰得腦子僵硬,就像白痴一樣,半晌回不過神來。
這本書就是我們央視那位著名的主持人,崔永元先生向我們所竭力推薦的《我是韓國人》。說實在的,我很欣賞那位韓國人,他的那種骨氣,那種拚搏,那種身為富家子弟而甘願漂流他鄉的孤獨奮鬥,是我們現在很多青少年應該學習的。但就是這一點我怎麼也搞不明白:書還在寫作的過程中,連出版的影都沒有,怎麼就已經知道該書出版後引起了什麼什麼,還寫得活龍活現?是不是我的智商太低就是明白不了,還是因為“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反正我是真的搞不明白。這就像一個從未生過病的人,有一天他卻突然對別人說:在我未來生病的那幾年裡,我得到了很多人的關心。我那情人還專程從國外趕回來看我,真的,我實在是感動得不行……你說如果你碰上這麼一個人,你會怎麼想:這人不是有毛病就是腦子有問題,對吧。所以,我希望以主持《實話實說》而著名的主持人崔永元先生能給我一個實話實說的說法,以免讓我這種腦子一根筋的人老是為此而夜不能寐,拜託了。
我之所以這麼叫勁,是因為我可以忍受在物質上被別人騙一把,因為這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了。但在精神上我真的希望能有一塊純淨的空間,假如有一天連這個空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