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第2/4 頁)
映,《2012》我也是打算這麼幹的。”
現在就算是北美3D銀幕也不多,如果只映3D的話估計週期得按年數來算,張曉晨很清楚的記得原來時空中《阿凡達》的3D過了好幾個月還是一票難求的盛況。而且原來時空中3D電影的型別已經發展出了很多的型別,國內最成功的當屬武俠片《龍門飛甲》,另外還有三極片《肉蒲團》和《蜜桃成熟時》也有了3D版本,可惜在內地影院看不到,張曉晨沒錢去香港,所以遺憾的錯過了這兩個電影。
張曉晨覺得愛情、家庭那些的電影不適合3D,不過以後的情況誰知道呢,說不定會有哪個鬼才又進行了創新,完美的將這些結合起來也不一定。在他的心目中3D最適合的還是魔幻電影,用3D來渲染那種飛天遁地、移山倒海的感覺一定很棒,可惜原來時空中國內技術不達標,導演的能力也弱爆了,所以沒能看得到,現在的話就是要自己拍攝出來讓別人看了。
張曉晨對以後拍攝的電影已經有了一些思路,不過那是以後的事情,現在最重要的還是把《2012》給製作好,這樣一來其他的電影公司肯定會眼紅,在利益的驅使下他們肯定會推動3D電影的發展,到時候就是實現這些想法的黃金時期了。
《2012》進入了漫長的後期製作過程,三個月來一點訊息都沒有,但是影迷的關注度卻沒有降低,反而因為再次追加了五千萬美元的投資而沸騰了起來。預算五個億都不夠,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電影?
物極必反,影評人傻眼之一也開始質疑了起來,《今日美國》的評論員就這樣寫道:“即使是號稱最燒錢的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拿著這些投資也夠拍兩部片子了,我們實在無法想象什麼樣的電影需要這麼大的投資,所以我覺得這一切都是龍耀電影和張的炒作行為,目的就是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而且他們明顯已經成功了。”
因為無法想象就認定這是炒作,還真是一廂情願,但是這種說法卻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同,祁晨也站出來做了回應,說道:“無論是我還是張曉晨在這之前都沒有使用過這種低階的炒作方式,以後也不會這樣做。我們的目的是拍出最優秀的電影,不會把事情的重心放在無聊的炒作面,這個電影的投資的確達到了這樣的數字,這沒什麼值得驕傲的,但是也不容置疑。”
當記者再次追問電影是什麼型別的時候祁晨依舊是保密,國內的媒體佔著是“自己人”蜂擁到了宋歌影視,希望張曉晨能看在這點吐露一下。本來他根本不打算接受採訪,不過想到很少呆在國內,直接面對國內記者的機會本來就不多,在拒絕的話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於是還是接受了採訪,東拉西扯一大堆對電影的具體內容還是沒有透露分毫,就這樣時間慢慢流逝,又過了三個月之後電影終於完成了特效製作,回美國後配音配樂就可以映了。
配樂之類的已經可以準確的預估時間,道別葉曦她們飛回洛杉磯後張曉晨很祁晨商量了一下,很快確定了映的檔期,而祁晨也開始馬不停蹄的為3D版本的映而奔波,聯絡那些之前一直都是雞肋的3D影院,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電影放映裝置領頭羊的杜比。
電影排進了檔期最高興的就是影迷了,糾結了一年多終於要有了結果,想到這裡就輕鬆了起來,而且隨著映日期的臨近,《2012》也開啟了常規宣傳,吊足了大家的胃口之後也該是慢慢下餌將觀眾誘進電影院的時候,需要最後揭曉的只有3D電影這個概念。
一直不斷關注電影訊息的影迷最新發現了電影的宣傳海報,城市的地塊翹了起來,另一邊被大水完全淹沒,只露出一些樓層。而在新行版的預告片中剪出的也是大樓倒塌等一些場面,將資訊完全傳達了出來,這是一部災難片,而且是世界都毀滅掉的那一種。
觀眾們終於知道了電影的型別,但是心中的疑問卻還沒有散去,那就是投資。即使是災難片也不需要這麼多的錢才是,除非電影中房屋倒塌等這些場景都是用真是的房屋來拍攝那還差不多,可那個導演和影視公司會傻到這麼幹?
第七十二章原來是災難片
第七十三章 八歲到八十歲通殺
《2012》映的時間日益臨近,媒體和影迷對電影的投資問題還議論紛紛,其他電影公司當然希望這個投資是真的,然後龍耀電影陪得連內褲都不剩更好,當初的《風語者》投資一億多就拖垮了米高梅,現在的龍耀電影局勢也好不到比當初的米高梅也好不到哪裡去,只要一失敗基本就沒什麼翻身的餘地了。(更新本書最新章節)
就在這喧囂的氛圍中首映日終於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