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部分(第2/4 頁)
影,同樣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我們也請到了以為嘉賓,他今年才二十多歲,已經是世界最能賺錢的導演了,這次也是他的一部電影讓全世界感受到了恐慌,下面請用熱烈的掌聲歡迎曉晨。張臺。”
張曉晨走到臺的時候螢幕還在放著短片,主要就是說出他的電影、票房等著這些成就,現場觀眾一陣陣的驚叫聲完全蓋過了短片的旁白,將近一分鐘後短片播放完畢,觀眾也安靜了下來,奧普拉走過來和張曉晨擁抱了一下,說了一些歡迎之類的話後兩人才坐下,訪談正式開始,這還是張曉晨第一次美國的電視節目。
坐下後奧布拉直接說道:“張,在此之前很多的媒體已經對你進行了無數詳細的報道,我想觀眾也都對你很瞭解,所以今天邀請你來主要就是想談一下大家都很好奇卻還還不清楚的話題,比如說你對世界末日怎麼看?”
奧普拉直奔主題,張曉晨也就笑道:“當恐龍滅絕時就已經證明了世界末日是真的存在,所以我不有點相信人類也會迎來世界。不過這和《2012》這個電影無關,其實我個人不相信什麼預言,也不相信2012是世界末日。”
奧普拉也微笑著說道:“其實每個人都一樣不會認為人類能永恆的繁衍下去,不過你的這個電影讓人們感到惶恐了。既然你不相信預言,那為什麼會拍攝這樣一個故事呢?”
張曉晨就說道:“其實這個劇本是決定了要拍攝一部3D電影之後才寫的,我想很多觀眾已經感受過3D電影帶來的震撼了。立體電影能夠給觀眾帶來更加真實更加刺激的觀影體驗,當然這個前提就是電影本身的場景就要足夠驚心動魄,火爆發、地震、海水這些天崩地裂的場面就是最能展現3D特效的,所以綜合了這些場面之後就選擇了這樣一個題材。”
“也就是說其實這個《2012》就是為了展示3D電影而拍的,並不是要傳達世界將面臨末日的訊息?”奧普拉接著這麼問,張曉晨就說道:“也可以這麼說,不過我沒有一味的去追求3D的效果,即使是以普通的2D電影來看我覺得這也是一個很好的電影。”
第七十七章 回顧
除開3D這個元素《2012》也是個好電影,這點是毋庸置疑的,3D的票價雖然高,但是隻靠3D的話也不可能獲得這樣高的票房。奧普拉就接著說道:“現在這個電影的全球票房已經累積到了二十七億美元,能獲得這樣搞的票房3D功不可沒,而在這之前卻沒有人注意過這種已經很成熟的技術,你覺得這是為什麼?”
“應該說還是製作技術的問題。”張曉晨想了想後就說道:“雖然外界都說《2012》是3D電影的開山之作,其實不然,在這之前就已經有導演嘗試過了,遺憾的是最終他們都失敗了,失敗的原因很多,首先應該是技術不夠,3D電影和一般的電影特效一樣,只有做得好才能給觀眾完美的觀影感受,如果有瑕疵的話就會影響到這種感覺了。還有一點就是投資的問題,現在來看3D的投資還是很高的,之前試水的導演並沒有那麼多的資金來支援。”
“這個電影雖然不是第一部3D影片,不過說它開啟了3D時代卻是完全正確的。”奧普拉接著說道:“3D技術帶來了完美的觀影感受,這讓很多觀眾對此都念念不忘,這勢必將讓其他電影公司也投入到這個領域中,對此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這可以說是有沒有什麼忠告給其他的電影公司了,張曉晨到也不吝嗇,說道:“電影產業也是需要發展的,就像從個世紀初期的黑白默片到有聲片、再到彩色電影、特效電影這樣的過程一樣,我覺得從2D轉到3D也是必然的,不過希望電影人都不要太急功近利,如果技術不完善就盲目的將電影轉而3D格式這是不會帶來任何好處的。”
“觀眾肯定也不想看粗製濫造的3D電影。”奧普拉贊同了一句,然後又問道:“在電影的巨大票房面前,龐大的投資也是人們所關注的問題,你之前在接受記者的採訪時候說拍攝3D電影其實並不一定需要這樣大的投資,能夠具體的說明一下嗎?”
“其實就像一部視覺大片一樣,有多少特效場面決定了它需要投資多少,如果電影從開始到結束都是用特效堆砌出來的投資肯定就要大得多。”張曉晨想了想後做了這樣一個比喻,然後又接著說道:“《2012》這個電影投資這麼大主要還是因為需要取景的電影太多,搭建那些用來摧毀建築甚至親自去南北極取景都是不小的花銷,而且這是我和宋歌光影第一次製作3D的電影,經驗有所欠缺,導致了一些不必要的浪費,如果是換現在去拍的話我想大概可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