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1/4 頁)
醬Τ瀆�嗣袢褐詼允だ�南蒼煤投曰指湊膠蠼ㄉ璧男判摹U胖沃杏芍願械劍骸按喲耍�矣摯�劑誦碌睦�獺!薄 �1949年9月25日,國民黨政府西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兼新疆警備區總司令陶峙嶽率部起義,新疆省宣告和平解放。固然,新疆能順利回到人民手中,與我軍在全國解放戰場上取得的絕對性勝利因素分不開,更與黨中央始終堅持執行正確政策和做長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分不開。而張治中在主持西北和新疆政務期間,所作的大量有益於民族團結的工作,在新疆和平解放中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促進作用。臨起義前夕,張治中受毛澤東委託,幾次致電陶峙嶽和新疆省主席包爾汗,再三囑咐有關事宜,以確保起義萬無一失。新疆和平解放後,張治中聞訊欣慰地說:“我一貫保全新疆、保障和平的目的直到今天算是如願以償了。” 新中國成立後,張治中積極投入到中國人民的社會主義建設的偉業中。十幾年來,他滿懷對社會主義新中國的熱愛之情,足跡遍佈祖國的大江南北。他欣喜地看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祖國正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和前所未有的進步。他把自己的見聞和親身體會都附諸筆端,寫成廣播稿發給臺灣的故舊,讓他們感到祖國大陸的蓬勃生機和希望,並撰寫《臺灣應主動拋棄美帝》一文,熱切呼喚據守臺灣的國民黨軍政人員以中華民族的統一、中國領土的完整為重,不要再與美帝勾結,回到祖國的懷抱。直到他去世前夕,還念念不忘臺灣迴歸問題。建國後,張治中先後擔任過西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國防委員會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職,為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為維護祖國的安定團結與和平統一偉業不遺餘力,貢獻卓著。  
張治中小傳(5)
1969年4月6日,張治中因病醫治無效,永遠合上了他那雙充滿睿智的眼睛,終年79歲。他逝世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於4月9日隆重舉行了向張治中副委員長遺體告別儀式。周恩來、郭沫若等參加了告別儀式。他的遺體火化後,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第一室。  
作者點評
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山河破碎,危機四伏,戰火連年。中國人民不但飽受著各帝國主義列強的掠奪和蹂躪,更要承受封建地主階級、軍閥、土匪、國民黨反動派的壓迫和殘害。自大革命以來,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頑固分子勾結帝國主義,一而再,再而三地發動內戰,破壞中國的和平、民主、團結的統一大業,但國民黨中也有許多有識之士,滿懷高度的愛國熱情,為謀求國共兩黨和平共處的途徑而奔走呼號,力主合作。其中有一位主和派代表,他曾三赴延安、兩次擔任國民黨首席和談代表、手握重兵卻從未與共產黨領導的軍隊直接對陣過;他,就是被毛澤東贊為“你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人”的“和平將軍”張治�中。 � 幾十年來,張治中與中共中央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董必武等人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他們在政治上坦誠相見,生活上互相關心,使張治中深切地感到: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晚年生活,是自己一生中最為心情舒暢的一段。對新疆的和平解放,毛澤東極為重視,也滿意張治中的所作所為。後來,毛澤東委派張治中協助彭德懷管理西北數省。1955年國慶節,為了表彰張治中對新疆和平解放所作的努力和貢獻,毛澤東為此授予張治中一枚一級解放勳章。1985年10月28日,是張治中先生誕辰95週年紀念日,在全國政協為他舉行的紀念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習仲勳在會上作了重要發言。他說:“文白先生一生主和,為國內和平而奔走,心誠志堅,不遺餘力……從黃埔建軍到共同建國,從言到行,他是國民黨方面始終堅持國共合作的代表人物。他對促進國共合作,對民族、民主革命事業作出的卓越貢獻,國家和人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誠哉斯言!  
衛立煌小傳(1)
衛立煌,字俊如,生於1897年2月16日,安徽省合肥市城東郊衛楊村人。1905年,合肥地方瘟疫流行,衛立煌的父親和二哥二嫂相繼病故,家中一貧如洗。儘管家境衰敗,衛立煌的母親還是求人說情,讓衛立煌上了幾年私塾。1912年初,衛立煌的大哥立炯,被柏文蔚任命為和縣軍事學習班主任。15歲的衛立煌得知後,剪掉辮子,跑到和縣,懇求參加軍事訓練。因他年少且營養不良,又有面板病,大哥便先給他增加營養,使他健壯起來,並教他新文化知識和基本軍事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