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頁)
馮玉祥任總司令,率部收復多倫等失地,將日軍驅逐出察哈爾。蔣介石卻誣衊其“破壞整個國策”,以重兵相逼。馮玉祥被迫辭職,隱居泰山。1935年,在蔣介石答應抗日的條件下,馮玉祥出任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4月,馮玉祥被國民黨政府授予陸軍一級上將。盧溝橋事變後,馮玉祥先後任第3、第6戰區司令官,不久受蔣介石排斥而離職。馮玉祥在南京期間,雖被解除軍職,但仍然多方奔走,積極開展抗日救亡活動。1946年,馮玉祥以“水利考察專使”名義出訪美國。在美國期間,他多次發表演說,揭露蔣介石的獨裁統治和禍國殃民罪行,反對美國支援蔣介石政府打內戰,堅決拒絕美帝國主義對他的引誘,表現出高尚的民族氣節。1948年7月,馮玉祥應中國共產黨邀請,準備回國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歸國途中,因輪船失火,不幸遇難。1949年9月1日,中共中央為馮玉祥將軍逝世一週年舉行追悼會,毛澤東在送去的輓詞中寫道:“馮玉祥將軍逝世週年紀念謹致悼意。”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為馮玉祥將軍在泰山舉行了骨灰安放儀式。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作者點評
馮玉祥將軍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位傑出人物,他的一生波瀾壯闊,跌宕起伏,充滿著傳奇色彩。周恩來曾對其做過準確評價:“先生的豐功偉業,已舉世聞名,自灤州起義,中經反對帝制,###張勳,推翻賄選,首都革命,五原誓師,參加北伐,直至張垣抗戰,堅決禦侮,都表現出先生的革命精神。”由此可以看出,馮玉祥不僅僅是一位叱吒風雲的將軍,更是一位堅強不屈的民族英雄和桀驁不馴的民主鬥士。 馮玉祥出身貧寒,歷經磨難,他為人正直坦率,愛打抱不平,生活簡樸,熱愛學習,厭惡酗酒、賭博、抽大煙等不良習氣,始終保持著農民的本色。他曾用自創的“丘八詩”寫道:“平民生,平民活。不講美,不講闊。只求為民,只求為國,奮鬥不懈,守誠守拙。此志不移,誓死抗倭,盡心盡力,我寫我說。咬緊牙關,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點不錯。”其實,這正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老百姓親切稱他為“布衣將軍”、“民主將軍”。而反動統治者卻罵他“怪”,國民黨###吳稚暉以為沒有人能與馮玉祥合得來。實際上,馮玉祥正是以其特立獨行的風格來劃清與醜陋社會的界線,做到了“出汙泥而不染”。儘管他在政治上曾走過一段曲折迂迴的道路,甚至是倒退,曾經敵視過共產黨人,然而到了晚年,他痛改前非,堅定地與中國共產黨站在一起,反對內戰,主張抗日,大踏步地走完了最後的光輝歷程,完成了由一個典型的舊軍人轉變成一個民主人士並走向新民主主義中國的過程。 馮玉祥將軍出身行伍,戎馬一生,以善於練兵、治軍嚴明著稱。其軍事指揮藝術高超,善近戰、夜戰,常採取側後突襲的戰術給敵人以出其不意的打擊。在軍事理論方面,他也卓有建樹,給我們留下了《抗日遊擊戰術問答》等具有實戰作用的軍事典籍。在其五十餘年的軍事生涯中,他勝多負少,成功地帶出了一支能征善戰的西北勁旅,被譽為“當世之雄”。在我國的近代軍事史上,馮玉祥無疑佔有一席地位。   txt小說上傳分享
張治中小傳(1)
張治中,原名本堯,字文白。1890年10月27日,張治中出生在安徽省巢縣(今巢湖市)西鄉洪家疃村一戶農民家庭。張家祖上曾是當地數一數二的大戶人家,但到張治中爺爺和父親手上,家道早已一落千丈,敗落不堪。其父靠種幾畝地和閒暇時給別人做點篾器活掙點錢,一家人才得以勉強�口。張治中是家裡長子,因此,父母親雖然度日維艱,還是送張治中進了私塾,讓他跟先生寒窗苦讀十年,希望兒子有朝一日應試及第,重振家業,光宗耀祖。1903年,張治中參加了一次清王朝的科舉考試。落榜後,張治中發憤攻讀,準備來年再考。但這時清王朝為維護其封建腐朽統治,藉口順應全國風起雲湧的革命浪潮,進行了一系列“籌辦新政”的假改革。其中一項即是廢除科舉制度,開辦新學。面對關上的仕途大門,父親決定改弦更張:他將張治中送到豐樂河鎮呂德盛號百貨店當了一名學徒。 對於富有遠大理想的張治中來說,做一名小商人顯然不是他的願望。1907年,張治中和幾位同鄉遠走省城安慶,看能否有機會考進一所免收學費、包吃管住的武學堂。在等待中,他過起了居無定所的流浪生活,先後做過富家公子陪讀、門房,當過“備補兵”等。後來,在一個當警察巡長朋友的幫助下,他當了一名正式警察。任務是給揚州鹽運使署大門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