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句:“若拔到黃公略一根汗毛者,賞黃金萬兩。”可見黃公略的影響之大。  
黃公略小傳(2)
不久,在中共湘鄂贛邊特委的領導和黃公略的指揮下,湘鄂贛革命根據地逐步建立起來,部隊也不斷發展壯大,到1929年秋天,紅5軍主力從井岡山回來時,這支部隊已由一年前的200餘人發展到2000人,有槍千餘支。在堅持湘鄂贛邊支隊的鬥爭中,黃公略的領導才華得到充分展示。與紅5軍會合以後,黃公略擔任紅5軍副軍長。1930年初,紅6軍正式組建,黃公略任軍長,不久,紅6軍改為紅3軍,黃公略任紅3軍軍長。 紅6軍、紅3軍成立的時候,部隊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如紀律鬆懈、地方觀念、本位主義、農民意識、遊擊主義習氣都較嚴重,黃公略傾注了大量心血來改變部隊的不良習氣,努力把這支隊伍建成一支優秀的主力部隊。紅6軍幹部缺乏,他寫信給毛澤東和朱德,從紅5軍,紅4軍抽調了一批幹部充實到紅6軍,大大提高了紅6軍幹部的素質。又由於他的知人善任,敬賢愛才,幹部的能力得到充分發揮。同時他還加強政治思想建設,注重對幹部戰士進行群眾觀點和紀律性教育,反對本位主義和地方觀念,引導指戰員樹立消滅新軍閥,爭取全國獨立解放的革命思想,還言傳身教,督促師團幹部學習文化知識。在黃公略的堅強領導下,紅3軍的隊伍整體素質、思想覺悟、組織紀律性和戰鬥力都有很大提高。到1930年10月底,贛西南革命根據地已經有34個縣,人口達到400多萬,加入赤衛隊的就有將近100萬人。紅軍主力迅速發展,新組建了紅20軍、紅22軍、紅35軍。贛西南地區已發展成具有統一領導的、連成一片的大塊紅軍根據地,為建立中央蘇區奠定了基礎。毛澤東有感於這種可喜的局面,在《蝶戀花·從汀州向長沙》一詞中稱讚道:“六月天兵徵腐惡,萬丈長纓要把鯤鵬縛。贛水那邊紅一角,偏師借重黃公略。” 1930年7月,毛澤東率領紅4軍、紅12軍再次來到贛西南,同紅3軍會合,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1軍團,黃公略所部直接接受毛澤東、朱德的指揮。 1930年初,“立三路線”統治了黨中央,黃公略是非分明、立場堅定,始終擁護以毛澤東為首的總前委的領導。1930年6月,李立三把持下的黨中央命令紅1軍團攻打南昌。毛澤東命令隊伍向樟樹鎮推進,在樟樹鎮召開了總前委會議,作出全軍團不打南昌西渡贛江和紅3軍團會合的決定。黃公略堅決擁護總前委的決定,率領紅3軍撤離南昌城郊,進入瀏陽。為了掩護紅3軍團從長沙撤退,黃公略自動請戰,率紅3軍突襲戴鬥垣旅。8月28日夜,紅3軍悄然佔領文家市東南一個制高點,拂曉,向戴鬥垣旅發動突然襲擊,激戰一小時後全殲戴旅,擊斃了旅長戴鬥垣、團長田應棠。文家市殲滅戰勝利後,紅1、3軍團在永和會師,成立紅一方面軍。8月28日,紅一方面軍開進到長沙東南楓樹灣、新橋一帶。湖南省主席何健在長沙大肆修築防禦工事,巨形鹿砦、密佈的竹釘、高大的電網,形成三道堅不可摧的防線,工事後是密集的碉堡。但是紅軍在長沙城郊截斷了敵人的主要交通要道,仍給敵軍很大的威脅。總前委令黃公略的紅3軍控制猴子石的側面,作為方面軍的預備隊。9月4日下午,敵軍朝猴子石出擊,下午五時左右,黃公略下令所部大舉出擊,勢如破竹衝向敵軍,打得敵人措手不及,全殲陶廣的兩個師,擊斃敵近800人,俘敵千餘人。這是紅一方面軍第二次攻打長沙取得的惟一一次勝利。此後,紅軍撤出長沙來到江西,10月5日,佔領吉安。此時,蔣介石任命魯滌平為總司令,何健為副總司令,張輝瓚為前敵總指揮,出動10萬大軍,限一個半月內“消滅赤匪”。這時紅軍主動撤出吉安。10月下旬,毛澤東在新餘縣羅坊召開總前委會議,提出“誘敵深入”、“退卻到根據地作戰”的方針,紅軍主力遂揮師東渡贛江,向根據地中部退卻。 在中央革命根據地三次反“圍剿”的鬥爭中,黃公略率領紅3軍英勇作戰,屢立奇功,顯示出卓越的指揮才能。第一次反“圍剿”,紅3軍從正面出擊,迎擊東進的張輝瓚所率18師先頭部隊。1930年12月30日拂曉,濃霧瀰漫,紅3軍7、8、9師隱蔽在龍岡黃竹嶺一帶,準備對來犯之敵來個迎頭痛擊。清晨,張輝瓚率第52、53旅及師部8千人馬,偷偷地從龍岡向君埠進犯,黃公略一聲令下,沉睡的山嶺頓時沸騰起來,英勇的紅軍很快把敵軍逼到河邊,敵人有的被打死、有的被淹死,頓時亂了陣腳。窮途末路的張輝瓚狼狽地藏進了草叢中,被我軍活捉。張輝瓚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