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第3/4 頁)
謔,一副看了好戲的樣子。至於將軍夫人,早在夏至他們說話的時候,就出了書房,安排午飯了,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是餓得慌啊!
等到晚上林雲雷和林雲天回來,得了三人都高中的訊息,自然又是一番恭喜。不過因著趙田他們是客人,怎麼也不好意思讓主人為了他們大肆操辦,便只簡簡單單的做了一桌好菜,大家坐在一起吃了一頓飯,熱鬧熱鬧便作罷了。
而第二天趙田和趙秧以及葉永知又開始閉門不出為三月十五號的殿試做準備。相比前次的春闈,這次的殿試夏至到並不是十分擔心,反正春闈的成績在那裡呢,這次的殿試能夠好好表現最好,不能好好變現,但求無過,也不會差到哪裡。
果然不出夏至的所料,殿試之後,葉永知的排名較考前,居然在二甲第五名;趙田緊跟其後,二甲第六名;至於趙秧雖然仍是較靠外,但也是二甲第三十七名,顯然也算是個很好的成績了。看來殿試的時候,三人表現的都很不錯,不然也不會一下將名次往前拉了這麼多。
其實夏至不知道,殿試的考的並不是別的,正是有關農事方面的。
雖然三人都可以說略同農事,但是從他們的名次上就可以看出誰孰高孰低了。葉永知並不是農戶出身,但他曾經在鄉下待過一段時間,對農事也知道一二,這才往前提了五個名次;不過倒是比別的只顧著關門讀書的學子要好很多。
對於出身農戶的趙田和趙秧,殿試可就是送分題了,不過相較於趙田,還是經常死纏著夏至的趙秧,更加熟悉農事方面的事情,這才讓趙秧一下往前跳了十幾名,並且還入了皇上的青眼。
不過夏至可沒有心思想著些,她現在可忙了,趙田趙秧和葉永知都中了二甲的進士,算是十分有前途的,又知道三人與震北將軍的關係,紛紛上門拜訪,連帶著夏至也沒有空閒的時間,整日裡不是見這個夫人就是見那個夫人。
不過好在這樣的日子馬上就要結束了,吏部下了文書,三人都進入翰林院,成為翰林院庶吉士,等到三年後考核合格,便會委派官職。三人回鄉探親之後,便要到翰林院報道,所以夏至他們不得不啟程回去了。
因著朝廷雖然給了趙田他們探親假,但是時間真的很急迫,為了不耽誤趙田他們報道的時間,夏至在吏部下文那天,便收拾好了行李,第二天林雲雷和林雲天便將他們送上路。(未完待續。。)
第二百六十二章 婚假
四月十三,莊戶人家正是農忙的時間,夏至趙田趙秧和葉永知一夥人,經過十六日的長途跋涉,終於回到了闊別了大半年的南郡,見到久別的親人。
彼時,田家、趙家、劉家早在十天前就得到了喜訊,如今只盼著趙田他們歸家。自從得了夏至他們已經在歸途中的訊息,早在前幾天就忙碌了起來。
雖然是趙田和趙秧是外孫,但是李氏和老羅頭看的一點不比自家孩子輕。這麼多年趙田和趙秧常年在外讀書,為了來回方便,在田家的日子甚至比在趙家的日子都多。田家孩子有的趙田和趙秧有,田家孩子沒有的,趙田和趙秧也有,就是田老大他們更是時時督促趙田他們學業上的事情。
雖然大家嘴上沒有說什麼,當時趙田和趙秧能有如今的成就,田家要佔一大半的功勞,近的不說,就說遠的,要不是夏至提議並且借錢給趙家,趙田和趙秧如今還在田裡下死命的幹活呢,哪裡有如今的衣錦還鄉啊。
這些道理,趙家人自然十分清楚的,不僅記得清楚,趙家人還記在了心上。因此在接到喜訊的第二天,趙父趙母就帶著兒子和媳婦以及孫女趕到了田家。
趙父趙母進了門,二話不說,只讓兒子媳婦孫女跪下給到鄭氏和田老四磕頭。趙長林田菊花聽了趙父趙母的話,拉著趙苗就跪了下去。李氏老羅頭以及鄭氏田老四等一幫子田家人上前勸,三人跪在地上就是不起來。
“親家大哥,如果沒有老四家的夏至丫頭。哪有田兒秧兒的衣錦還鄉啊。如今田兒和秧兒不在。要是在的話。我也得讓他們跪下,如果不是怕別人背後說孩子四舅的閒話,我們老兩口都想給滿喜夫妻倆跪下。
咱來趙家雖然沒有什麼本事,祖輩上都是土裡刨食的,但是我們有良心,趙家能有今天的日子,得多謝滿喜夫妻啊。我得教他們記恩,不能忘本!”
趙父雖然平時寡言少語。但是卻是個肯幹事的人,說出來的話也是一口唾沫一口釘,讓人信服的很,此時他帶著一家子老小來感謝田家這麼多年對兩個孫子的照顧,自然是十分真心的。
當然了鄭氏和田老四無論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