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3/4 頁)
鬟好生服侍就是;放風箏的卻有些麻煩,又叫開庫去挑風箏,又要去花園找了適合的地方,還怕靠近水失了足……瑣事很多。三夫人想了想,帶著丫鬟、媳婦親自去安排兩位甘小姐和十娘三人。
廂房裡安靜下來。
太夫人就瞧著各府一直沒有作聲的奶奶們:“要不讓丹陽陪著你們摸牌去?”
唐家的那位大奶奶就笑道:“看您說的。我們又不是十四、五歲的小姑娘,只知道玩;也不是不諳世事的大小姐,說了柴米油鹽都是個‘俗’……我就喜歡這個。聽聽戲,說說閒話,快活似神仙。”
太夫人笑起來。
十一娘卻由衷的佩服。
這些笑眯眯坐在那裡不做聲的奶奶們,只怕沒有一個好惹的。
瞧人家唐家大奶奶這番話,既點了甘家的兩位小姐只知道玩,又點了林家的小姐不知世事。既打擊了甘家,又打擊了林家……實在是厲害!
※
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援!明天就入V了,還請眾姊妹一如從前。謝謝!(*^__^*)嘻嘻……
另:家裡停電,所以早點傳上來。本來好好寫寫的週末又泡了湯……~~~^_^~~~
正文 第四十五章 看戲(中) 字數:7359
第四十五章看戲(中)
戲“鈧鈧戧戧”開了鑼。唱的是第四折《尋夫》。
婆婆、公公去逝了,趙五娘一路乞討去京都尋找蔡伯喈。路上遇到下雪,趙五娘拿著破碗,哆哆嗦嗦地在一座破廟裡,憧憬著與丈夫團圓的美好未來。
與越劇的婉轉內斂不同,趙五娘唱詞深情大膽,唱腔熱情奔放,就是唱到自己窘境時,雖然悲傷,卻不幽怨……這就是不同劇種間各自的魅力吧!
十一娘大感興趣。
據說,燕京除了戈陽腔還流行崑山腔、餘杭腔。不知道這崑山腔和餘杭腔又是怎樣一番光景?聽三者的名字,都是以地名命名,應該與發源地有關。說起來,崑山和餘杭同屬江南,自己在羅家的時候卻沒有聽說過還有以餘杭命名的戲曲……或者,因為羅家在孝期,所以自己不知道……
她胡思亂想著,有小丫鬟跑進來稟道:“太夫人,四夫人來了。”
屋子裡的人全怔住,大太太第一個站了起來:“這孩子,身體不好。湊什麼熱鬧!”嘴裡抱怨著,人卻往屋外走去。
十一娘立刻起身跟了過去。
就看見文姨娘、陶媽媽等人簇擁著一架肩輿走了過來。
太夫人走到了廂房的門口:“快抬進來,快抬進來。”
肩輿就一直抬了過來。
日光下,元孃的臉色呈現出一種冰冷的臘黃。
太夫人就嗔道:“有什麼事讓人帶個話就是。怎麼還自己來了?”
跟在她身後的幾位夫人也七嘴八舌地附合:“就是,你這樣折騰,小心又折騰出病來!”
元娘神色怏怏地歪在肩輿上,吃力地露出一個笑容:“幾位夫人都來了,我怎麼也得來請個安。”
“又不是外人。”黃夫人快言快語,“講這些虛禮作什麼!你只管靜心養著,自己的身體要緊。”
那邊戲臺上看見這邊喧闐起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都停了唱。
院子裡一下子安靜下來。
“就是為了這事啊!”太夫人嗔道,“你好好養病才是正理。這屋裡又沒有外人!”雖然語帶關切,但不像提起二夫人,笑容就從臉上一直到了眼底的深處,也不像提起五夫人,帶著縱容與溺愛。
這屋裡沒有一個糊塗人。誰又聽不出這其中的區別來。
大太太臉色微僵,氣氛就有些冷。
五夫人忙笑道:“今天天氣暖和,四嫂出來走走也好,免得天天關在家裡,沒病也能悶出病來。
“是啊!”元娘笑道,“還是丹陽知道我的心思。”直呼五夫人的名字,很是親暱的樣子。
大家說笑了幾句,側身讓了道,讓元孃的肩輿抬了進去,停在了左邊的短榻旁,抬肩輿的媳婦退下。自然有人招呼不提。
幾位奶奶紛紛上前和元娘見禮,元娘勉強應著,大家都知道她身體不好,自然不會見怪。一圈應酬下來,元娘額頭汗水淋淋。文姨娘忙拿了帕子給她擦拭。
五夫人親自給元娘斟茶:“四嫂,正唱到第四折,還趕得及。”
元娘由文姨娘託著手接過了茶盅——好像連端茶的力氣也沒有了。
“第四折《尋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