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頁)
,陳慧敏是英雄的戰士。”“陳慧敏的母親就是我們的母親!”
學院為二姨開了隆重的追悼會,悼詞情懇意切,催人淚下。師生們在聽了她那短暫的經歷和動人的事蹟後唏噓作聲。院長宣讀完悼詞,振臂高呼:“向陳慧敏學習,向陳慧敏致敬!陳慧敏同學永遠活在我們心中!”在這樣的氛圍中,奶奶那顆受傷的心也得到了短暫的撫慰。是的,女兒已經去了,人死不能復生,既然院方給了女兒這麼高的榮譽,書記又再三表示:“學院的所有女學員都是你的女兒。”望著周圍那一張張鮮花般的臉,奶奶的心平衡了,失去了一個女兒卻得到了這麼多勝似女兒的女兒,她還有什麼希求呢?院長又對她說:“你放心,學院會贍養你的,會替你女兒盡到她應盡的責任,你教育出了這麼好的女兒,你就是我們的功臣!只要共產黨的江山能坐穩,你的晚年就一定是幸福的!”於是奶奶就將悲痛深深地埋在心底,懷著美好的期望離去了。
接著,奶奶又追憶了二姨當年參軍的情形。那是一九五二年,抗美援朝已經接近了尾聲。美帝國主義在朝鮮連吃敗仗,但是卻公然叫囂:“不取得最後勝利絕不罷兵!”毛主席代表中國人民在天安門城樓發出了豪邁誓言:“要打多久就打多久!”可是,經過連年的戰爭,我們的國力再也支援不起這種國與國之間的大戰了,況且,我們面對的又是世界頭號強國。中國人民急需醫治戰爭的創傷,而不是將戰爭持續下去。但是美好的心願總是在美好的環境中實現的,兩年前,美帝國主義將戰火燒到了鴨綠江畔,逃到孤島去的那個敗軍之將也蠢蠢欲動。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是出於人道還是所謂的主義之爭,都令我們不能再作“壁上觀”了,於是毛主席英明決策:出兵朝鮮,抗美援朝!只有經歷了長年戰爭考驗的國家領袖才能做出這樣的決策。四萬萬五千萬人民響應了,上百萬軍隊出動了,那又是多麼令人激動的場面!
但是在廢墟上建立起來的新中國,百業凋蔽,財政困難,戰爭究竟將持續多久,能否取勝,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交戰雙方的財力和工業基礎,固然我們的戰爭是正義的,但是正義的戰爭要打勝還需要很多輔助的條件,而這些條件我們卻是不具備的。然而,我們有四億五千萬剛剛站立起來的人民,和人民養育下的幾百萬子弟兵,這就是我們的勝利之本,也是支援毛主席發出豪邁誓言的物質力量。當年,我們依靠這些,戰勝了那個不可一世的戰爭狂人,那麼今天,歷史也必然重演!
也就在這年的春天,二姨參軍了。她懷著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的無比仇恨,懷著對軍旅生活的美好憧憬來到了軍營。她初到的部隊是一個野戰部隊,這正是她所向往的。她盼望著,部隊有一天開赴前線,那麼她報效祖國的機會也就來臨了。可是不久,她卻被部隊保送上了軍校,這顯然有違她的初衷,她感到悵然,儘管戰友們向她投來羨慕的目光。
部隊的領導向她做工作:“到哪裡都是革命工作、都一樣地報效祖國。新中國需要有知識的年輕一代,抗美援朝也需要航空測繪方面的人才。你有一定的文化基礎,有能力完成組織交給你的學習任務。”既然組織對自己這麼信任,他也就放棄了初衷,來到這裡,做了一名穿軍裝的學生。可是剛剛過了半年,就發生了那慘烈的一幕!
她沒有死,但卻感到身體明顯地不行了。她驚異地發現,以前那個活力充沛、朝氣蓬勃的她已經變成了林黛玉般的舊式佳人。但是,她卻不願將時間耗費在那無休止的治療之中,學習是繁重的,時間是寶貴的,她默默地承受著病痛的煎熬。終於有一天,她住進了醫院,她是被戰友們送到那裡的。學院的領導來看她了,他們望著她那憔悴的面孔和病懨懨的身子不禁流下了眼淚……眼淚,終於化成了浩瀚的海洋,在校園裡沸騰,一個花一樣的生命就這樣枯萎了!一個豆蔻年華的少女就這樣奔赴了黃泉!儘管說黃泉路上沒老少,但是白髮人送黑髮人仍然是莫大的不幸,然而這樣的悲劇卻在奶奶的身上發生了……奶奶仍然哭著,沒有眼淚只有嗚咽的聲音。在家裡,我已聽慣了這種哭聲,也不止一次地聽奶奶說,“我的眼淚早已流乾了。”我想著,奶奶的眼睛就象那乾涸的河床,只露出龜列的河底!
大舅依然用那虛幻的夢想安慰著奶奶。“哭啥呢,等我當了中央首長……”可是如今的中央首長都忙著奪權、忙著革命,誰又能想到奶奶的苦衷。於是第二天,我就和奶奶上了回去的列車。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春guang燦爛的日子,我和奶奶回到了梆子井。
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