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為他根本就沒有多餘的錢財來結交朋友。
不過,再怎麼寒酸,異人還是決定要去會會這個財大氣粗的呂不韋,畢竟,幾乎沒有什麼人給他送過請柬,呂不韋的請柬還是破天荒的第一個。
主意已定,異人帶著他唯一的僕人趙升去赴宴了。
人生的道路就是這麼奇怪,好像冥冥之中有一把大手在操縱著一切。就如異人來當質子一樣,他打心裡是一萬個不樂意,可偏偏就選中了他,他只有服從,沒有一點辦法。
不過,在人的一生中,關鍵的路就那麼幾步,只要你走對了,那麼你的前途就是光明一片。現在機遇就擺在異人面前,他抓住了,正是這次赴宴,他認識了呂不韋,後來,呂不韋用他雄厚的財力改變了自己窮酸的生活,而後又擁有了趙姬——一個美的讓任何一個男人都會駐足的女人,再然後他有了兒子——趙政。
趙姬本來是呂不韋身旁的親密歌女,可異人對趙姬卻一見鍾情,呂不韋便以兄長的身份把她下嫁給異人,成就了這段姻緣。 。 想看書來
4。 腦袋掖在褲腰帶上的日子
小孩子的哭聲打斷了異人的回憶,這段在邯鄲最艱苦的日子深深地刻在了異人的腦海中,讓他終身難忘。
異人懷裡抱著趙政,看著他弱小的身軀,怎麼也看不出他以後會獨當一面,揮斥方遒,把六國都踩在自己腳下,反而為他出生在這個亂世擔憂。
此刻秦趙數十萬大軍正在長平對峙,一場惡戰隨時都會爆發。
戰爭的結局也許能左右異人的生死,他很希望秦國失敗一次,這樣邯鄲城內的人們就會對自己少一些憤怒,自己的小命也許還能多活幾天。可打心眼裡說,他又不希望自己的國家被打敗。
此時,秦國是七國中最強的國家,在長平對峙的數十萬大軍,如果沒有意外的話,趙國必敗,那麼,趙國撕票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看來,自己又要面對生命中的劫數了。不,現在已經不是一個人了,他的這一大家子都為這場戰爭捏了一把汗。這種把腦袋掖在褲腰帶上的日子真不是人過的。
5。長平之戰1
秦趙數十萬大軍為什麼會在長平對峙呢?這還要從頭說起。
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派大將白起攻打韓國,不費吹灰之力便佔領了野王城,切斷了韓國上黨郡和國都的聯絡。面對秦軍強大的攻勢,韓國想把上黨郡獻給秦國,從而謀求暫時的和平。但是上黨郡守馮亭卻不願意向秦國投降,於是,請趙國發兵到上黨郡與秦國想抗衡。
當時身為老大的秦國,怎麼能容忍趙國這麼造次,這口惡氣自然非出不可,於是,秦趙之間的一場大戰就在所難免了。
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王派左庶長王齕進攻韓國,奪取了上黨郡。上黨郡的百姓為了躲避戰禍,紛紛逃往趙國。在那冷兵器時代,誰手裡的人多,誰就把握了戰爭的主動權,所以,自詡強大的趙國自然不會錯過這種安撫難民的機會,趙王便派兵駐守在長平(今山西省高平市長平村),以便收攏從上黨逃來的難民。
秦國雖然攻下了上黨郡,但絕對不願意拿下的是一座空城。趙國竟然收撫難民,還在長平駐兵,面對趙國的公然挑釁,秦國決定給趙國一點顏色看看。
四月,王齕率軍攻打趙國,趙孝成王派老將廉頗為將抵抗秦軍鐵騎。兩軍交戰,互有損傷。六月,秦軍大勝,攻取了趙國兩座城池,斬殺了幾員趙國大將。七月,秦軍又攻打趙軍修建的工事,小勝一場。隨後,雙方便進入了拉鋸戰,一時難以分出勝負。
廉頗根據敵強己弱、初戰失利的形勢,決定採取堅守營壘等待秦兵進攻的戰略。無論秦軍在陣前如何辱罵挑戰,廉頗就是堅守不出,準備以逸待勞,出奇制勝。於是出現了秦趙兩軍在長平對峙的局面,雙方兵力共約百萬以上。
無奈,秦國只好派人攜帶千金向趙國權臣行賄,用離間計,散佈流言,說廉頗已經老了,沒有了當年的英勇,秦軍最希望他統率趙軍,而最怕的是趙括,只要他一上任將軍,秦軍一定會遭到滅頂之災。
在戰場上,離間計真是百試不爽。作為一個領導者就應該對屬下報以信任的態度,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否則,一顆懷疑的心就會葬送無數人的性命。
面對強秦,趙王卻沒有做到這一點,以後戰爭態勢的發展,趙王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一心想取勝的趙王既怨恨廉頗接連失敗,士卒傷亡慘重,又嫌棄廉頗只會堅守不肯主動出擊。再加上關於廉頗的流言蜚語,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