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頁)
這段時間,她要準備論文的事,就沒來上班。那天,她在網上說她這段時間只忙著修改論文,沒別的事,讓我有時間去找她。還說了幾句話: 這兩天感覺很不好,前途渺茫,路在何方?
她這是怎麼了?這不屬於她的風格的。她留著一頭利落的像男孩子一樣的短頭髮,說起話像是機關槍,嘟嘟嘟,一股勁地往外發射,絕沒有別人還口的餘地,那架勢明擺著就是在宣告:我才是正確的,你們辯解也是白辯解。不過,不久之後她就會發現事實的真相:錯的就是她自己。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她一高興起來就沒心沒肺的。
坐車對我是件苦差事,尤其是去一個不常去的地方,感覺路途特別遙遠,在地鐵裡呆了二十多分鐘,感覺像是過了一個多小時。
她想帶著我在那個校園周圍轉轉,就讓他老公借輛腳踏車給我騎,於是她帶我去了那個研究所。坐電梯上了七樓,走廊陰森森的,很長,很窄,很矮,很暗,在走廊的盡頭有扇窗戶,透進不多的光來。難以想象:研究所會在這樣一個鬼地方。快走到走廊盡頭了,一扇小門開啟了,露出一個人來,瘦瘦的,矮矮的,跟小王說了兩句話,就滿臉笑容地跟我打招呼,我一臉茫然,還沒反應過來這個人是誰,小王馬上給我介紹這是她老公。哦,我是被這個陰森森的環境給嚇呆了吧,一向都反應靈敏的腦袋在這裡不再靈光,一下子短路了好幾秒鐘。。
我很疑惑:“你們的研究所怎麼在這樣一個地方呢?陰森森的,怪壓抑的。”她老公見怪不怪地說:“我還沒讓你見識更嚇人的,我沒讓你進我們那個辦公室看看,一個巴掌大的地方硬是塞進了八個人,今天人太多了,進去連站腳的地方都沒有,要不還會讓你進去喝杯水的。”
後來知道一些更殘酷的事實:她老公的師哥師姐們有的都讀了四年多了還沒畢業。她老公現在每天除了睡覺之外,幾乎都是呆在研究所裡的。哦,看來,這讀書比工作要辛苦多了。從來都以為讀書是很輕鬆的事,沒想到讀書現在居然會是這麼殘酷的事了。
讀博這麼辛苦,幹嘛要讀呢?而且讀完博後,又會怎樣呢?實在是搞不懂他們為什麼要讀博。
從小王的話裡,我明白了一些東西——環境。讀博,可以換一個環境,原來的環境不適合。比方,某個專業,本科出來後基本就是到工地那樣的環境工作;研究生出來後,可以進設計院之類的;博士後,可以進研究所之類的。
有些人,走上工作崗位後,由於性格等各方面的原因,融入不進那個工作環境,知道自己不適合那個環境,也明白了自己適合的是什麼,就又回到了學校。
其實,從種種的報道里瞭解的,所謂的考研之類的,很多都是在逃避,這樣就不用找工作之類的,這樣看來,其實,裡面也有很多頭腦清醒的人,他們明白自己該做什麼,該走什麼樣的路的。
其實,我們都做出過不少的選擇,放棄一份不適合,選擇一份合適。我們從一個地方出走,到了另一個地方,不是也是想找個讓自己覺得適應的環境嗎?
2010…4…30
作者題外話:想重新開個帖子,得等到寫五篇後,重新開貼的題目:《巴掌大的心情》。現在發的是第一篇。 。。
65、春,網一籃愁緒
沒有燕子,這裡是上海,人還在夢中,聽見了鳥叫,嘰嘰喳喳的,該是麻雀吧,只是不見鳥影。
又見菠蘿,北方的城市裡,常見切成條條的菠蘿,插在一根筷子一樣的小木棒上,一邊走著,一邊嚼著,滿滿的一心全是悠閒。這裡的菠蘿都是大個頭,水果店裡的架子上堆成堆,撿一個,稱好了,付完錢,服務員玩著一把水果刀,幾下子就整理出個乾乾淨淨黃燦燦的菠蘿來。
念起樹蔭來了。走路的時候,總希望會遇著片樹蔭,該撐把傘了吧,可總閒它累贅。偶遇一位曾經的同事,剛寒暄兩句,她就問:“咦?你怎麼變黑了?”啊?!這個……能說明什麼呢?只能說明天氣暖和了吧。
這個星期註定是忙碌的,很多事要做,很多事都還沒做,總想把事情做好,可最後只能勉強應付掉。時間,總是那麼吝嗇,不肯多停留一會兒,等不到我做好的時候,它就溜走了。這又該怪誰呢?時間說,它給大家的時間都是一樣的,你為什麼不早做準備呢?是啊,這又能怪誰呢,當我手裡握著一大把的時間的時候,我在做什麼呢?為什麼那時候我不去做好充足的準備呢?
忽然想到魚,如果我是一條魚,就可以無憂無慮,在那些江裡湖裡可以自由自在……忽然很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