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他家裡已經沒有馬了。他的馬悲慘地被狼吃掉了。據統計,一年之中,整個俄久美鄉的馬匹由一百三十匹降至八十匹,被狼禍害掉五十匹。整個西部草原都是這種習慣:馬匹放養,不收圈,只在需要的時候跑上幾天路四處尋馬來騎。說起來,解決的方法很簡單,要是在集體化時。,派一兩個人便可管好全鄉的馬,現在私有私養,就沒法管了。無奈,人們便去請教巫師:如何保住自己的馬匹呢?巫師說,是南面的石頭鬼山把馬魂勾走了,要祭山。牧人們倒是依囑而行,可是馬匹照樣失蹤於狼腹。
一個查桑區,方圓五萬平方公里,僅有幾千人,可謂地廣人稀。在這樣的生存環境中,人們太需要團結,搞群體化——雨初跑遍了查桑區,得出了這個結論。每到一個鄉開會,他便遊說鼓吹:地面的草可以被牲畜啃光,地下的草根卻緊緊相連,雖然分畜到戶,人心不能分散啊!
自然不便於鼓吹集體化,在舉國上下包產到戶的背景下鼓吹集體化是不合時宜的。但包產到戶實行五年來,在西藏卻有一面不倒的集體化旗幟——嘎爾措鄉。
嘎爾措鄉位於查桑區駐地以東七十公里。十多年前,嘎爾措鄉還坐落在申扎縣城附近的嘎爾措湖畔,因草場載畜量飽和,生產無法發展,群眾窮得要命。一九七六年,嘎爾措全鄉北上遷往雙湖,男女老少趕著成千上萬只牛羊,跋涉了整整一個月,在查桑的瑪威山下定居下來,仍沿用“嘎爾措”鄉名。一九八○年,全西藏實行包產到戶政策,嘎爾措鄉卻想繼續集體經營再試一段。
當然這樣的嘗試不僅僅需要勇氣,還需要多方面條件,其中最重要的條件是有一位擅長管理的領導人才。嘎爾措鄉黨支部書記白瑪恰好具備了這種才幹。他把這個三百二十人的牧業鄉整理得井井有條。經商的,放牧的,各司其職。幾年來,全鄉人均收入達千元以上,是全西藏人均收入最高的鄉。
我兩次路經此鄉,不巧都未遇見白瑪其人。第一次他率商隊去阿里的普蘭搞交換去了,開著東風大車去的;這一次他又去了嘎爾措二村。本來很想同他聊聊,聽聽他的感受和打算。我只看到了全鄉的定居點,一排排藏房,房前一排排風力發電機。有照明電燈、收音機和縫紉機。兩個村各有一所小學。平日裡老人和部分婦女在家,勞力們被編成放牧小組外出遊牧。可以不時輪流回家住幾天。放牧其實不是很簡單的事情,公牛母牛、山羊綿羊需分開放牧,個體的遊牧之家窮於照應。而結成整體後再予以分工,牧民則輕鬆得多。
最累的是鄉幹部,除了各家燒茶的牛糞不需幹部親手往爐內丟外,其餘都要管。排程勞力、分配工作、記工分、搞分配……全是幹部在忙。為避免吃大鍋飯,他們制訂了有關集體生產經營的若干條款。例如眼下實施的多達三百條目的工分制細則,是一九八四年的修訂本。放冬羊、春羊、放一歲羊、二歲羊,有不同報酬,蓋羊圈大、中、小,都有規定工分。放每一隻羊子所記工分,精確到小數點後面的七位數——會計使用電子計算機。
上一年雨初在此地住得久,發現了許多容易被人忽略的細節。比如說這裡的人們有聽收音機的習慣。鄉支書白瑪作為自治區人大代表去拉薩開會去了,人們能夠準確地得知他哪一天回來。雨初還注意到,每逢通知晚間開會,人們從收牧後到開會前的一個多小時裡,已經換過了衣服——人們過日子,可不光是過給自己看的,自尊感與愛美之心往往體現在外人投來的目光中。尤其女人,只有在異性面前才成其為女人。
與其相反的一種情形是,那些極端分散的個體遊牧家庭,不可免地回覆了自然狀態。在大草原上偶爾碰上的每戶人家,哪一個不是蓬頭垢面。查桑鄉一位牧女找到工作組告狀,說父親虐待她,不讓她吃飯。而老父親又委屈地跑來解釋,說女兒常常私奔到查桑、雙湖,。寧肯乞討也不願回家——這問題工作組無法解決。那姑娘與一雙老父母和年幼的弟弟,住在遠離人群的地方,寂寞得很。她出走的理由很簡單,只是想到人群裡去。
這一次來嘎爾措,就在白瑪家裡燒茶吃飯,把在那曲帶上的牛羊肉煮過一道,又裝進竹筐。想起上次與我合過影的小孩,便出門來找。見一大群人圍著大堆幹牛糞在忙,打聽了一下,原來在分牛糞。這是公社化後特有的情景,如今農牧區已多年不見了。可是轉了一圈也沒見那孩子。上回從雙湖去文部,路過嘎爾措逗留了一箇中午。一個大約三歲的孩子長得很乖,眼睛大而亮,頭髮豎起氈成片兒,灰灰的小臉蛋兒。頂奇特的是他那一身連衣褲,手捻的上毛線織成,前後不開口,只一個領口一個襠,服服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