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3/4 頁)
的國際市場,古宮,引超拉姆飛昇的陽臺,洛桑王子,外賓館的食堂,朝聖的印度香客,漂亮的印度女郎,乞丐似的尼泊爾人……
只能在描述中使它完整一些了。
總面積為二萬多平方公里的普蘭,平均海拔四千米(縣城三千七百米);而可耕地僅佔總面積的百分之零點零二八,即不足萬畝。餘者盡為山地、荒灘和小片草場。年平均氣溫零點二攝氏度,年降水量六十至八十毫米。在以乾旱著稱的阿里高原,普蘭當屬最為溫暖溼潤處。還由於平均無霜期達一百一十九天,農作物以青稞為主,兼種豌豆及小面積油菜,小麥。這一點倒與拉薩一帶相同。
在當地口承歷史中,普遍認為古代普蘭氣候溫和溼潤,森林茂密。一位有知識的人佐證說,從前普蘭並非冰雪環繞之處,他看過的一本古老經書上曾寫有“普蘭是森林環繞的地方”。
扎呷幫我查了一番,證實說,《拉達克王臣記》和《五部遺教》這兩本經典中都是這樣寫著的。
人們解釋說,本來是這樣的,但後來因此地運氣不佳,森林才遷往印度的。森林家族的搬遷在某一夜間進行。其中有兩株鬆掉了隊,行至山口已是天亮時分,無法前行,就永遠留在那裡了。現在邊境某山口,還可見這兩株松。
森林原址還留有痕跡。人們說,從納木那尼峰直到科加村一帶的山上,還能找見粗壯的樹根;納木那尼峰一側的多油鄉也能找見乾硬的樹皮樹葉;當年建造普蘭的宏偉建築賢柏林寺、科加寺時,木料就取自多油鄉的山溝裡。運送木料,是利用河道放木排。有關森林消失的另一種解釋是:很久很久以前,曾發生過一次改變大地面貌的大地震。震後,四川低了,成為盆地;西藏高了,成為高原。所以普蘭再也不見了森林。
不知人類記憶的觸鬚可以深入多遠。總之我發現西藏的傳說與真實之間總有或明或暗的聯絡:傳說總是事出有因。例如,藏北一些淡水湖的來歷雖然蒙上神話面紗,但一經考究,卻發現這些湖是在地質史晚近到萬年以來,由於地震等原因誕生的。而那時,進入新石器時代的藏北人顯然目睹過這一自然變遷,於是,傳說便開始了。傳說是走了形的記憶,記憶來自真實。同時,我還相信,青藏高原並非嚴格遵照年升一二厘米的速度,有史以來的數千年間或許就發生過雖然為數有限的突變。加之人對自然開發利用的後果,此地千百年來的自然面貌的改觀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當地人津津樂道於已逝的美好自然時,也一副聽天由命的心安理得。
我們還被藏學家們告知,古代的阿里高原並非我們想當然所認為的那樣偏僻封閉。從前的時候,阿里依靠著喜馬拉雅與岡底斯之間開闊的綠色走廊以及南部的孔雀河、西部的象泉河這三條通道開通了阿里與外部世界的交往。此刻,行駛在阿里高原上的人們,由於舉目皆荒涼,很難有所謂文化走廊的歷史感覺了。在普蘭境內,僅縣城可見青枝綠葉的喬木。但這小片綠洲歷來就成為令外來商旅心馳神往、望眼欲穿的好地方:毗鄰印度、尼泊爾的普蘭,早早就做了三國傳統貿易市場。有二十四條古商道孔雀開屏般地伸向喜馬拉雅的每個埡口,從那裡,再遙遠地逸向並融入南亞次大陸。
傳統貿易市場有很強的季節性,經商者們是“候鳥”群。原因簡單:依據大雪封鎖山道的時間,活躍的通商季節為每年的六至十月。
我們在普蘭縣城走來走去,時常見騾幫馱隊往返。在這些古商道上走動的,。多是小型的邊民貿易,以物易物的原始方式。只有丁嘎拉山口等少量大型商業通道。大隊騾幫運進從印度組織的貨源:毛料、紅糖、日用品。日用品中包括首飾及各色化妝品。換取並運出的是藏地的鹽和羊毛。大隊騾幫走過身邊,揚起半天塵土,馱鈴叮噹,清脆悅耳,好像永遠的喜悅歡快。其實馱運路是極其艱難的。雖是氣候最適宜的夏季,海拔六千多米的丁嘎拉山口依然嚴寒凜冽,加之缺氧,死在那兒的人不是凍死的就是窒息而死的。老孫就在這個山口拍過一具尼泊爾人的屍體。
死者當然是可憐的下層人。尼泊爾商人一年一度往返此間,通常攜帶家眷,妻妾成群,隨同大批騾幫貨物,當然要僱一批本國的背夫傭人。被僱的長工每人年薪七千尼泊爾盧比(大約摺合人民幣九百元);按日計工者,每天摺合人民幣七元。在西藏南線邊境所見尼泊爾人,一般都貧困難堪,我方百姓瞧不起他們,對經商者也不例外,所以儘管交往密切,藏族也絕不與其通婚嫁。
六十年代以前,普蘭的國際貿易大戶大都為印度商人。星散各處的商貿點也一度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