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第3/4 頁)
有為難窒滯如是內息得衛悲同所傳心感恩厚銘諸肺腑但又不名所以。見卷軸跌出便拾來徐展只見軸畫中一淡裝女子華容輕淺襟佩珠花旁書:“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迴雪”筆勢飛動方歌吟看了一次竟也痴了。
卻見卷軸開啟另一張字箋飄落方歌吟用手抄住只見字型疏狂有一種不把天下人放在眼裡的筆意這樣地寫著:“……餘衛悲同血河派第一十二代掌門。
懷重創自投急流避仇於此中。天下人若知餘負傷則群人猜制以殺我為榮。餘至此情知不治故將一身武藝盡書於秘笈譏有緣人得之;亦將數十年內功聚於身上誠心安葬餘之遺體者始能傳得。若一見壁上留字即掘秘岌急欲學武者早已死在餘埋伏之機括否則未掘墓前先觸餘身即連洞頂埋伏之暗器射殺。……”
方歌吟看到此處手心捏了一把冷汗暗忖:幸虧自己別無貪念否則只怕已橫屍當堂;念及這衛悲同的處心積慮殫精竭智更是心寒。舉目一望見洞頂果有兩柄銀箭閃閃鑊鑊前矢鋒利都向著自己自己竟一直沒有現。
方歌吟中心慄六再看下去:“……餘最恨天下不誠者也故寧可自毀屍身絕滅武功也不願將武藝傳於小人之手。餘一生中殺人無數快意恩仇今落此下場誠屬報應餘一生無過可悔。餘生平最愛之人雖嫁作他人婦唯餘聲名狼藉其人悖悖君子餘所愛能有良配餘甚寬慰。現餘遺下內助、秘笈、及血河三寶汝得之即為血河派第十三代掌門也。餘生平與人交手未嘗一敗今重創於蕭秋水手下餘無所怨。餘平生雖無豐功偉業但縱橫押闔自書悲歌深宵彈劍活得好不愜意。哈哈哈哈哈哈!龍門衛悲同江南布衣秋絕筆”方歌吟看到此處真是夜吟方覺眉光寒。只覺煙波浩蕩微微浮動水光相映幽明異路地上所伏之人竟就是當年傲嘯天下的血河派掌門這一種彷佛不真實的感覺方歌吟處身於此不真實的情境裡又一次地湧來。
方歌吟讀罷字條衛悲同傲眇萬物竹風貌尤存但屍骨已寒這一種不真切的感覺始終圍繞著方歌吟易憾的心裡。他一時也不知是什麼滋味也沒有留意書中所說的“血河之寶”和武功秘笈。
他先將衛悲同遺體安殮衛悲同這時已形容枯槁衣服稍經接觸即告斷落敢情屍身全仗一股真氣支撐著而今內力傳於方歌吟即告黴毀骨架不全。衛悲同早已死了不知多少時日了。
待將衛悲同放置入墳將土填回方歌吟覺英一世英雄化作塵土正如歌臺舞榭轉眼盡成瓦礫一時茫然待填平按實土墳更感恩懷德叩了九個響頭。
這幾個叩下去卻覺額角所觸作金石之聲方歌吟此刻功力極高得宋自雪、任狂、衛悲同所悉盡相傳又得“百日十龍丸”之助已達到了前人未有之境界就是衛悲同本身也有所不如他以額角撞叩卻不覺疼只覺因此停止叩拜對逝者大有不敬便叩下去九下之後只聽軋盤聲起。
軋軋之聲自衛悲同原來跌坐的岩石上只見岩石慢慢裂開方歌吟引頸窺去只見巖裂之央置有兩物:一是一條二丈八銀鞭精光焰摺另一短刀金光爍爍在裂石上書有幾個字寫得甚有骨力。
“……血河三寶乃“解牛刀”、“餘地鞭”、“遊刃箭”箭在洞上機關已在汝叩九遍時崩斷故隨時可以取之若要出洞必先習得武藝輕功即汝叩之處掘土一尺可獲秘笈。”
方歌吟到了此時此境不由得不佩服“血蹤萬里”衛悲同的精練深沉困心衡慮孤心苦諸因怕誤傳不法之徒所伏下的數度埋伏若一見秘笈指示即開掘者早已死在火藥之下而安葬後不施身拜禮者即無處可獲秘笈、血河之寶以及出洞妙法。衛悲同人雖已逝但佈局之周延深入直比活人還能控縱大局方歌吟如此想來自己若有一絲不敬處則早已埋骨此地。
方歌吟別的並無興趣卻知能從秘笈中學得出困輕功不禁大喜三扒兩撥取出鐵盒揪出一看只見秘岌共有五冊第一冊是“解牛刀”的練法第二冊是“餘地鞭”的用法第三冊是“遊劃箭”的射法第四冊是所貫注於己身和內功運用法門第五冊則是修習上述四種武功後再配合於輕功方能一舉衝出漩渦巨力。
書中言明燥急不得必須按步就班修習方可。
方歌吟這才瞭解因何血河馬經龍門時因何衝入急流中自毀因其主人命喪此處鞠馬靈通以身相殉卻使自己得此奇緣。放眼看去這武林中人人追逐志在必得的血河車馬早已車毀馬亡心中不禁撫然心裡因想早日脫困便收心斂念專心學起“血河派”的武功來。
洞中無日月。方歌吟不知自己在舉世滔滔中學得了曠代無傳的武功日後要力承時艱。他只知在龍門急流底心急如焚卻不知混混流水逝去如斯都是人世間的千山雲水人間世的光陰如晦世間人的青史悠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