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1/4 頁)
子,都先後痛苦地體驗到了這種滋味。看來,她是一個的的確確的女強人。
而她母親此時亦有所感受,她說:“。。我們彷彿是群水鴨子,而她是我們
孵出來的天鵝”。
1854 年的夏天標誌著一個篇章的終結,艱難孕育後的大器已成,主幕即
將拉開。
四、“戰地之神”
1854 年3 月,英法聯軍向俄國宣戰,戰爭在克里米亞拉開序幕。一週後,
英法聯軍贏得了初次勝利,但傷員卻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霍亂蔓延軍中,沒
有繃帶、沒有麻醉劑,。。傷員就躺在地上,或躺在農家院裡混雜著汙泥和
畜糞的稻草上。截肢在不用麻醉劑的情況下進行。這些可憐的手術者,就坐
在木桶上,或是躺在舊門板上,外科手術在月光下進行。許多經過截肢手術
的傷兵,橫躺豎臥在甲板上呼痛慘叫。
這種觸目驚心的情景被一位記者捅出去後,國內輿論大譁。而此時南丁
格爾的老朋友赫伯特已任國防大臣,對此他不能不聞不問。為此,他求助於
她,讓她帶領一支40 人的護士隊趕赴前線救援,並任命她為“駐土耳其英軍
總醫院護理監督”,這又使全國轟動。
其時,招幕護士也是一項極其艱難的事情,被錄用者大多是些膀大腰圓
的中、老年婦女,她拒絕錄用“樂善好施的貴婦人”應徵。所有的成員都必
須是護士,要求她們一律同吃同住,生活毫無特殊照顧,衣著除修女外,一
律著統一服裝。離別前夜,使她唯一大動感情的就是她心愛的貓頭鷹死了,
她手捧著這僵硬的小軀體,不住地流淚。
10 月27 日,她們正式出發。暴風雨的甲板上,不知有誰嘆息道:“哦,
南丁格爾小姐呀,讓他們千萬別對我們打官腔,總是拖延了。讓我們馬上去
護理那些可憐的傷兵吧!”等她們下船接近兵營時,驚恐地發現:一具被泡
得發脹的死馬,在岸邊隨潮漂盪,幾隻野狗在追逐、爭食馬肉。。。遠處幾
名傷兵衣衫襤襤一瘸一拐地蹣跚而行。南丁格爾喃喃地說道:“來到這裡的
人們,把你們的一切希望都拋棄吧!”
而軍醫們對他們的到來極其反感,尤其是討厭一名上流社會的年輕貴婦
人作護士的領隊。更主要的是,他們議論紛紛,唯恐這幫人成為他們的包袱。
14 名護士擠在一間小屋無所謂,沒有被褥無所謂,骯髒的地板無所謂,沒有
炊具無所謂,老鼠、跳蚤“充滿活力”也無所謂,最難受的是軍醫們的冷落,
因為無所事事是需要極大的剋制力,忍耐是一種高等文化的特徵。
她站穩腳跟首先是從廚房開始的。她發現,在這裡做點什麼食物,勢比
登天,即使是傷員飲的水,也是在很小的鍋中燒成的,而這種水則是在煮過
馬肉的鍋中煮成的,濃烈的腥味簡直使人無法下嚥。分給傷員的肉,都事先
交給各個病房的值班員,拴上一條破布,或是插上一個鏽釘子,作為標記後,
再放人鍋中去煮。煮肉的水一般根本燒不開,因為柴火都是青樹枝,濃煙嗆
人,因而人們根本吃不到真正煮熟的肉。這些半生不熟的肉然後由各值班員
領回,在他自己的床板上切割。這樣的食物,這樣的吃法,健康人也會受不
了。一旦霍亂、痢疾病人吃下去將會產生什麼後果?傷病員個個飢腸轆轆,
再加上腹瀉的折磨,又將會是什麼後果!
南丁格爾到達的次日,就用自己購置的爐灶和食物為傷員們開起了小
灶。於是,不到一週,他的小屋就成了傷員們尊敬和渴望的地方。她本人也
嚴格遵守管理規定,從不亂髮食物。但源源不斷湧進的傷員,正在拉開一場
災難的序幕,英軍的崩潰也從這裡開始。 。。
軍醫們個個都象獅子一樣奮不顧身地投入工作,但畢竟因為傷員太多,
死亡率急劇上升。當時,那裡既沒有手術檯,又沒有帷幕,截肢手術只好在
病房裡眾目睽睽之下就地進行。南丁格爾的最早幾項改革之一,就是先買到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