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1/4 頁)
世事難言。用他在正德十六年紀念岳父的祭文中的話說:人生“中間盛衰之感,死生之戚,險夷之變,聚散之情,可悲可愕,可扼腕而流銻者,何可勝道?...死者日以遠,生者日以謝,而少者日以老矣。”以後可愕可可悲可扼腕而流涕者,其又何可勝道耶?
現場情況永遠是複雜的,在專制的單行道上,你不撞他他撞你。不當官,不一定一身輕。明朝的官場有特點,明朝的文人有唳氣。如果說,宋朝以收斂個性為主,那明朝以擴張個性為主。有所謂誰也不怕誰那麼一股勁。無事生非以顯示自己,以高尚的名義打擊異己,等等,都是他們的拿手好戲。王華死後,陽明哀毀過分,有人彈劾王華生前曾收賄賂--他主動交出來就正證明他收了;他是被迫退休的,不能按大臣的待遇追祀。陽明不得不起而抗疏。還有許多打上門來的事情,真是消極的找清淨是找不到的。鬥爭哲學的產生往往有多方面的原因。
朝中已有推薦他的聲音,他是乎不動心。幾次推薦也都沒有成功。好在他他現在的中心工作是推廣他的學說。要想真三不朽,還得看“立言”這一路。
正印證了陽明的說法,燭光不盡在上面,到處都有光。陽明的光更應該普照民間,而不應該去擠廟堂那個窄門坎。
2.講會傳主義
嘉靖四年九月,他回了老家餘姚,建立了一個制度,就是在龍泉寺之中天閣,每月以朔「初一」望「十五」初八二十三為期,聚會講論。他寫了一個“學規”《中天閣勉諸生》,親書於中天閣牆壁上,告誡同盟勿一曝十寒,要堅持月月講、日日講,不得動氣求勝,長傲逐非,務在默而成之,不言而信。這種講會制度,在陽明死後,蔚為大觀。各地的王門學生,以這種形式光大王學,有了半宗教儀式、或宗教會社的特點。
這個中天閣後廢為庵。清乾隆年間改建為龍山書院。後又不斷重修。現為文獻館,收藏著陽明的家書等文物。閣的下方有餘姚四先賢--嚴子陵、王陽明、朱舜水、黃宗羲的古裡碑亭。在陽明的碑亭石柱上是乾隆年間餘姚知縣的題聯:“曾將大學垂名教,尚有高樓接瑞雲”,亭額是:“真三不朽”。陽明當年若滿足作一個龍泉詩社的詩人,他這一生也就白活了。
在陽明未死前,即嘉靖五年,劉邦採在安福首創惜陰會。陽明為之作《惜陰說》。這個惜陰會每隔一個月聚會五日。次年,陽明出山去解決廣西民變,路過江西吉安,寄信安福的同志,說當時怕成虛語,現在聽說遠近來與會者竟有百數,可見良知之同然。他用程明道的話勉勵同志們:“寧學聖人而不至,不以一善而成名。”不夠一年天氣,遠近聞風而至者已經百數,爾後日益發展,等到嘉靖十三年,鄒守益、劉邦採等等在惜陰會的基礎上建立起了復古、連山、復真書院,並訂立了平時的四鄉會章程,春秋兩季,合五郡,出青原山,為大會。 用《年譜》的話說:“ 於是四方同志之會,相繼而起,惜陰為之倡也。”
這是一個歷史性的事件,不但是後來復社之類黨社活動的雛型,也是中國政黨的本土原型。
這個“光”可不是燭光了。
還是嘉靖四年,陽明的學生在越城區之西郭門內、光相橋東建立了陽明書院。十二年後,加上了“陽明先生祠”的內容。因為陽明死後,依然有許多學生來居,依依不忍去,於是身為巡按御史的周汝員便給同學建立這個居住地,供人們永久瞻仰先生的無量功德。
3.左右逢源,方是良知用事
錢德洪、王畿鄉試中了舉,但沒有進京參加會試,坐船回到了山陰, 陽明非常高興,讓他倆當助教,凡初入門者,都讓他倆引導,等志定有入,有了基礎之後,才正式接見。每臨坐,先焚香默坐,無語,找感覺,然後讓學生試舉,立即予以針對性極強的點撥。大凡是灌輸一種哲學化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說在有限的日常生活中找到無限的意義。但是絕不酸,不作傻詩人模樣,毋寧說象“老吏斷獄”,一個有變必應的儒俠。現存他的語錄大多是關於具體生活問題的表態。驗證道行的高深與否,不在談玄,而在具體世事面前通不通。
一個學生問:“我只是於事上不能了。”陽明說:“以不了了之良知。 ”學生一時難解,但也沒想好,不敢再問。陽明接著說:“所謂了事,也有不同。有了家事者,有了身事者,有了心事者。汝今所謂了事,蓋以前程事為念,雖雲了身上事,其實有居產業之思在,此是欲了家事也。若是單單隻了身事,言必信,行必果者,已是好男子。至於了心事者,果然難得。若知了心事,則身家之事一齊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