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01(第2/2 頁)
不停,飛快寫了一長串,提起了最初的那個問題:“所以,你對季汀怎麼看?我這裡可以給你幾個選項,比如說親人、朋友、值得信賴的朋友、路人、能交託背後的戰友……”
劉大明很快就做出了選擇,還給出瞭解釋。
“介於值得信賴的朋友和能交託背後的戰友之間,我沒有親人,不太清楚親人之間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感,但我覺得,季汀值得信任。”
隔壁房間,同樣在進行一場對話。
“你對季汀怎麼看?我這裡有幾個選項,比如說親人、朋友……”
栓子:“比路人好一點吧,因為他對老大的特殊影響,我很難對他放下警惕。”
阿光:“路人吧,我們認識都還沒多久呢,我都忘記他長什麼樣了。”
扳手:“沒有其他選項嗎?比如說敵人之類的……我不是說我們是敵人。只是如果栓子提出了合理要求——比如說他對老大影響太大,所以需要幹掉他之類的,那我能毫不猶豫的幹掉他。”
在這些形形色色的回答中,情報資料小組總結出了規律:在小說中出場越多的角色,對季汀的好感度越高,而在小說中沒怎麼被提到的路人則幾乎沒受到影響,能對他做出理智的判斷。
*
“我注意到,在你跟季汀第一次見面時,你將他當成了你的親弟弟。但你應該很清楚你沒有弟弟。能跟我說說你當時的想法,以及為什麼會出現這種錯誤認知的原因嗎?”
劉大明回憶了下:“現在去回想,會覺得很不可思議,但我當時完全沒意識到不對,因為我覺得我確實有一個親弟弟,而且就是季汀。
至於為什麼會這樣,應該是‘現實和小說融合’導致的吧……”
他瞄了眼對方正在寫的那行字,滿頭黑線的道:“反正絕對不可能是因為我想要個弟弟這麼離譜的理由。”
對方淡定的劃掉了剛寫完的那行字:“這可能是因為未完本的小說的世界完整度不夠高,主角對現實跟作者的認知不夠清晰,才會出現將作者當成小說中不存在的角色的情況。”
隔壁同樣在進行一場對話。
季汀總結了下王主任話裡的意思:“也就是說,世界完整度的高低可能是‘小說跟現實融合’過程中最大的影響因素?”
王主任捧著茶缸,慢悠悠的點了點頭。
季汀在心裡飛快過了一遍自己硬碟裡的大綱文數量。
在季汀的“創作生涯”中,完本的小說只有《天樞》,寫了一半就斷更的數量不少,寫了個開頭就跑路的數量能瞬間飆升到二位數,但最多的還是光寫了個大綱,自己爽完就算了的。
王主任:“按照《天樞》跟《末日》這兩本小說跟現實融合的先後順序,以及完本小說跟大綱文的數量對比來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