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3/4 頁)
達命令:“打!活捉蔡小燒!”埋伏在正面陣地的戰士們集中所有火力朝敵人打去。走在最前面的維持會,見前方響起激烈槍聲,撒腿就往後跑。高叫:“快跑啊,遇到*大部隊啦!”後面的蔡小燒掏出槍,大喊:“給我頂住!”自己卻調頭往後逃跑。哪容敵人再逃脫?張英華又是一聲令下。從兩翼包抄的戰士躍出陣地,快速撲向敵人。張英華命令正面阻擊的戰士配合兩翼共同追擊敵人。部隊旋風般衝向敵人,齊聲喊:“活捉蔡小燒!”
往後逃跑的敵人只恨爹媽給自己少長兩條腿,顧不上還擊,往邵店據點方向狂逃。邵店據點裡的敵人聽見猛烈的槍聲,拼湊一些人企圖增援蔡小燒。他們剛出據點不遠,即被監視的二連一排戰士打了回去。敵人害怕據點有失,退回據點未敢再出來,只拼命朝外射擊。
蔡小燒只有聽天由命了。圍攻蔡小燒的部隊快速追剿。張英華向追擊部隊傳達命令:“堅決阻止蔡小燒逃回據點。”戰士們全力追趕,包抄。這已經不是開槍射擊的事了,是在和敵人比賽跑步,看誰跑得快。結果負責包抄的戰士比敵人快了一步,把敵人給團團包圍起來。維持會不經打;蔡小燒的偽軍中有一部分是原來邵店區小隊的戰士被蔡小燒裹挾強迫投敵的,所以見自己被獨立團合圍,也就紛紛放下武器,舉手投降。蔡小燒成了孤家寡人。他聽見四面都喊著:“活捉蔡小燒!”蔡小燒走投無路,在戰士們就要衝到跟前之際,舉槍朝著太陽穴摳動扳機。
從宿遷城裡和新安鎮出來的兩路之敵,已經離戰場不遠。從遠處傳來的的槍聲判斷,派出去監視敵人的一營二連那兩個排的戰士們已經和敵人接上了火。張英華命戰士們抓緊打掃戰場,撤出戰鬥。
獨立團一營速戰速決殲滅蔡小燒後,押著俘虜、扛著繳獲的槍支彈藥迅速撤離戰場。參與阻擊敵人援兵的戰士們也迅速脫離敵人,安全轉移。
南北兩路的敵人終於在邵店據點合兵一處。
聽說蔡小燒被殲滅,金井中佐惱怒不已,嚴令在邵店據點會合的敵人在宿北到處尋找張英華決戰。張英華再次把部隊分散,以班排為單位活動,與敵人巧妙周旋。
宿北的敵人被張英華打怕;敵人的特務組織、情報系統也遭到毀滅性的打擊,活動基本癱渙。因此從宿遷城裡和北部重鎮新安鎮出來的敵人到了宿北後,情報不通成了聾子、瞎子。張英華又透過內線和當地兩面政權向敵人散佈假情報,使得進攻的敵人處處撲空,到處碰壁,無計可施。先後撤回縣城和新安鎮。
經過張英華一番打擊,縣北敵我形勢發生了極大轉變,敵人在宿北所搞得模範治安區計劃已基本破產。共產黨已逐步掌握主動。張英華請示縣委把宿新路西邊的彭清源調來,任邵店區區長。為了加強邵店區的武裝力量,張英華又留給彭清源一部分繳獲的槍枝彈藥。彭清源接到縣委指示後,從宿新路西抗日遊擊大隊帶過來一百多人槍,餘下人馬仍繼續堅持在宿新路西打游擊。彭清源任邵店區區長後,在張英華的大力支援下,從俘虜的蔡小燒的偽軍中挑選出一部分人經改編後、連同自己帶來的一百多人,統一整編成邵店區區隊。不久,邵店區區隊奉縣委命令改稱為宿北大隊。為加強黨的一元化統導。彭清源兼任宿北大隊大隊長。整個宿北大隊有二百多人槍。這二百多人槍在彭清源的領導下,活動在縣北至新安鎮南到井兒頭、西到駱馬湖以西、東到沭陽交界的宿北整個地區。一直堅持到抗日戰爭的勝利。宿北大隊也發展到近五百人槍。解放戰爭初期,經上級同意,彭清源率領宿北大隊所有人馬編入北撤山東的華東的野戰軍主力部隊。
彭清源率領的宿北大隊奉命編入華野主力後,即參加由華野組織的有名的宿北大戰。在這次解放戰爭初期規模較大的一次戰役中,整個宿北地區變成一個大戰場,華野首長命令這支家鄉的子弟兵,利用他們對宿北地區地形熟悉的特點,抓敵人舌頭、割敵人電話線、給部隊作嚮導。伏擊零散活動的敵人,為保障宿北大戰的勝利作出了貢獻。這支部隊後隨大軍渡江南下,一直打到閩浙地區。全國解放初期在一叢山區剿匪戰鬥中,身為團參謀長的彭清源不幸遭到殘匪襲擊,壯烈犧牲。
正在宿北與敵作戰的張英華,接到運東縣委送來的指示,要他速返運東縣委另有重要任務。張英華安排妥當後,率領一營返回運東縣委。半路上,遭遇從王大溝、來龍庵據點出來搶糧的日偽軍。張英華命令一營長率隊出擊。敵人隊伍中鬼子兵居多,因此戰鬥力較強,這場遭遇戰,雙方打了幾個小時,敵人終被打退。戰士們乘勝追擊,追至來龍庵據點時,宿遷城金井中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