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區區豆腐,有手就行(第1/2 頁)
《穿成種田文對照組的我帶領全村逆襲了》最快更新 [aishu55.cc]
被窗外夕陽晃醒,湯拂晞睜眼看著家徒四壁的破草屋,再看了眼身側牆上用指甲劃出的兩道印子,明白這應該是她穿進種田文的第三天。
一口濁氣還沒撥出,她便聽到院裡父母的聲音。
先是湯母憤憤的,“看看看!一天就知道盯著那豆子看,你能看出來花麼?”
接著是湯父苦悶的,“我就是不服啊。這豆子就是這麼些豆子,怎的人家劉家村就能做出豆腐,咱們就只能看著乾瞪眼?!我不服啊!”
湯拂晞在炕上躺平,瞧著缺著幾個大窟窿的屋頂,迷糊了兩天的腦子終於開始轉動。
與她前兩日猜測不錯,她實打實是穿成種田文的對照組了。沒錯,就是種田文的對照組!現在網文的內卷真是愈發離譜,宅鬥要女配、爽文要炮灰就算了,誰能想到連個細水長流的種田文都要對照組了?
不過這位作者顯然卷的很成功,這篇文完結就大爆、引來諸多讀者,同為小說作者的湯拂晞就是這眾多讀者中的一個。
揣著學習鑑賞的態度,湯拂晞邊看邊做筆記,發現這篇文的基礎結構還是很簡單的。
依舊是種田文的調調,女主劉小青作為懷揣著打造美麗家鄉的大齡有志青年,貫穿“延長產業鏈”的致富思想,不僅帶著只會種豆種花的劉家村鄉親種好豆、種好花,還做豆腐、做花糕,最後實現全村小康,讀者直呼內行。
而作為對照組存在的隔壁湯家村便是妥妥的配角、炮灰,給劉家村的快樂添磚加瓦的學人精。
看著劉小青將劉家村擰成一股繩,湯家村村長也出來號召,只可惜村中多有心懷鬼胎者;看著劉家村種豆種花,湯家村也跟著種,只可惜收成甚微;看著劉家村做豆腐、做花糕,湯家村怎麼能落下?只可惜豆腐稀碎、花糕發澀。
半年過去,劉家村眾人賺的是盆滿缽滿,湯家村鄉里卻賠的傾家蕩產。學人精就該是這下場!讀者大呼暢快,湯拂晞也跟著吆喝卻在振臂高呼時無意掃到番外:村長女兒湯拂晞在地上滾來滾去地哭道:“早知如此……”
等等!村長女兒誰?湯拂晞定睛去看,卻只因在螢幕上多看了這一眼,腦子一昏就穿越了。
湯拂晞躺在炕上,高舉大拇指:同名即穿越,前人誠不欺我!
她現在穿越的時間點是這種田文的結尾:劉家村人均小康,湯家村揭不開鍋。
抬手摸了摸自己腦門上的大包,湯拂晞估計應是那女身男心、打獵摸魚樣樣在行、十八還沒嫁出去的原主在打滾的時候不小心磕到的。也正是這一磕,才使得原主換了芯子。
正想著,湯拂晞突見門口人影一閃,轉頭去看便發現穿著滿是補丁的衣裳、身形乾瘦、滿臉皺紋但眼睛清明的湯母皺著眉看她,“晞兒,你這是在幹啥?”
駝背叼著空煙桿的湯父雙手背在身後晃悠進來,看著湯拂晞這一手高舉大拇指、一手摸著額頭包的動作,也是有些震撼,但他很快調整過來,邊往屋裡走邊道:“你少管晞兒,晞兒也是大娃娃了,有人家晞兒自己的想法。”
湯拂晞被夫婦兩人這連著的四聲“晞兒”叫的頭皮發麻,要知她現代的父母雖也開明愛子,平日對她卻是直呼大名、從未如此親-熱地叫過。當然了,從湯家夫婦那刻意地叫法上也能看出事有蹊蹺。
這事還得從夫婦兩的育兒經說起。所謂“大寶照書養,老二當豬養”,在這湯家,原主很不幸的就是那隻“豬”。在她之前,夫婦兩已經育有個五歲大的男娃,精心養育養的那叫一個結實健壯、能吃能跑,兩人十分滿意。
於是生下原主後,因湯父當上村長而格外忙碌的夫婦兩便將娃交給了大兒帶,想著“近朱者赤”,被大兒帶著,原主也不會長偏。
誰料長偏倒是沒長偏,卻是直接跟大兒複製貼上了。在鄉下丫頭說親的十四五歲,別人的家姑娘不是繡花便是養蠶,原主不是在樹上就是在河裡。好不容易有個劉家村的後生來提親,卻正逢原主搬米,那扛著百十斤米袋子、氣都不喘的女中豪傑樣,當場將後生嚇退。
隨後十里八鄉便宣揚起原主是母夜叉的謠言,再無後生上門。夫婦兩這才慌了神,忙帶著原主去找當初給原主起名的老道求解法。而老道的解法便是將原主稱呼由“小子”換成“晞兒”,以喚起原主女性之魂。
有用沒用,湯拂晞不知道。反正原主十八還在家裡蹲著就是了。
不過這稱呼雖滲人卻不是現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