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第3/4 頁)
道什麼時候起身了,身子還有些虛浮,晃晃悠悠走過來,蹲在大海身邊,拿過衣裳輕輕揉搓起來。
“怎地這般不小心,弄了一身的油。”張氏一邊洗一邊虛弱地道,“若是洗的及時,興許還能洗掉,現下時日多了,只能讓印子淡一些,想要全都洗掉是不可能了……”
大海側頭看著專心地給他洗衣裳的髮妻,心裡酸酸的,十分難受。
他記得剛和張氏成親不久,兩個人正是恩愛的時候,他們去鎮上聽了一齣戲。
戲裡唱的是男人科考中第,被皇上欽點為狀元,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候卻拋棄了在家供養他爹孃的髮妻,娶了高門大戶的年輕女子。
那時候他還信誓旦旦地對張氏說,就是給他一座金山銀山,他也不會辜負了她。
這才幾年功夫,他已經這般的對她不起了。
衣裳終於搓完了,“大海,去給我打盆水來”,張氏說著,一抬頭,卻見大海淚眼濛濛地看著她。
“巧蘭,我以後一定對你好,你說啥我都聽你的,你若不讓我去那邊,我再也不去了!”大海抓住張氏溼漉漉的手,放在自己胸口,深情地說道。
張氏也哭了,哭著哭著又笑了。
“有你這句話我也就知足了。”張氏說道,“不過,我也想明白了。爹孃也是為了你好,你是家裡老大,咋能沒個孩子。我今日去給爹孃認錯也是真心的。我不求別的,只求能在爹孃身邊好好伺候他們,伺候你。等以後妹妹生了孩子,我也能幫著照看些。咱們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其樂融融,多好!”
是啊,多好。大海的眼前彷彿出現了那樣一家和樂的畫面,臉上猶有淚痕,卻是咧嘴笑了。
第二天,安貴家門口跪著的人由一個變成了兩個。
一向賢惠小意的朱氏見自己丈夫都跪在了門口,她哪裡還能在炕上舒舒服服的躺著,也起來跪了出去。
一夫兩妻跪在門口大半天,安貴和崔氏都坐不住了。
安貴直接問大海,“你這是要幹啥?”
大海梗著脖子,“爹孃,是兒錯了,兒不該不顧爹孃搬出去住,兒應該留在家裡好好伺候二老。”
說完,在地上砰砰砰磕了三個響頭。
他剛磕完,張氏又砰砰砰磕了三個,“爹孃,之前是媳婦不對,媳婦沒有體諒爹孃的良苦用心,媳婦知道錯了,以後一定好好孝順爹孃。”
安貴和崔氏本來就打算讓大海養老的,要不也不會再弄回一個朱氏來擱到家裡了。
見兒子媳婦都要回來伺候他們,他們自然是樂意。
崔氏心裡還想著,這次張氏主動要回來,以後指使她幹活她指定不能偷懶了。家裡多了個人伺候,她有什麼不樂意的。
於是當天,張氏便收拾了東西搬回了安貴家裡。
誰都沒有看到,在她搬回去前,還悄悄地去了一趟元孃家裡。
在外人看來,張氏果然改變很多,家裡的粗活累活她都是搶著幹,有時候朱氏想動手,崔氏卻攔著不讓,只說張氏皮糙肉厚,多幹些也無妨。
張氏聽到這話從來都不反駁。
不過幾日的功夫,崔氏就對她好了不少,閒來無事,和朱氏嘮嗑的時候也會拉上她。
這一日,三個女人正在院子裡乘涼嘮嗑。
正說到生孩子的事情,張氏和朱氏都愧疚地低下了頭,崔氏也發愁,“巧蘭你也懷過,也不是大海不行,怎地到現在小紅也沒有動靜呢。”
嘆口氣,抓過朱氏的手,“早前你不舒服,我還當你懷裡,結果,哎,又是空歡喜一場。”
“娘……”朱氏剛要說話,忽聽村裡一陣吵嚷聲。
“我去看看”,張氏起身去瞧,往外走的幾步急切又堅定。
過了足有一刻鐘,張氏才回來,湊近崔氏和朱氏神秘兮兮地說道,“娘,村裡來了個老神仙,說是身上有寶貝,能讓人心想事成呢!”
張氏說的神神叨叨,女人家又大都相信這些神鬼的說法,崔氏和朱氏登時便來了興致,也要出門去看。
“娘,妹妹,咱們在院子裡等著就是了,村裡也沒多少人圍著看,我估摸著他一會兒就能走到咱們這兒了。”張氏攔住她們。
是了,這個時候村裡的女人在製衣作坊幹活,孩子在學堂上課,還有一些男人下地幹活了,村裡像她們這樣悠閒的還真是不多。
果然,不到半刻鐘,就見一個鬚髮皆白的老翁緩緩走過。
“哎,哎,老翁,”崔氏趕緊喚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