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頁)
nion)的印度洋"…
不過,幫助印度完成這一壯舉的大西洋聯邦,亦保留了合眾國當年"是敵人要捅上千刀萬刀,是盟友至少要捅一刀"的光榮傳統:
首先,赤道聯合從成立之初便有了東亞共和這個假想敵。本來就實行鬆散邦聯制的印度和只需要安全保障的原東盟,由此組建起來的是一個同樣鬆散的國家聯盟(其中也少不了聯邦從中作梗的功勞),這大大限制了其整體實力。最後,巴基斯坦毫無疑問地發展成了南亞次大陸的一塊潰瘍,頻繁發生的恐怖襲擊和復國運動大大牽制了印度的精力和能量。
各種問題累加起來,赤道聯合只能成為東亞的麻煩鄰居,卻沒有餘力在世界範圍內擴充套件自己的影響力。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等到ce60年代的時候,她已經淪為僅好於"非洲共同體"的國家了……
***
非洲曾經是歐洲的殖民地,在世界"分久必合"的大潮中,本來似乎是最容易加入歐亞聯邦的一個地區?但正是由於如此,"獨立的非洲國家"對加入一個由強勢的原宗主國集團組成的政治體系充滿了警惕和抵制──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大西洋聯邦的挑唆。
在北美和歐洲的默許下(表面上看是前者壓制著後者"重返非洲"的衝動~),非洲共同體(afri-semunity)成了──不管各位怎麼想,這聽上去都像個英國人講的冷笑話…
非洲共同體囊括了赤道以東的絕大部分地區,並且沿著西海岸向南深入直到現在的安哥拉附近──這片廣袤的貧瘠土地,如果不是發生了能源變革,本來是註定會被繼續無視下去的…
對於這一點,"兩個聯邦"心知肚明,並暗中準備。
(以後筆者會經常使用帶引號的"非洲"來稱呼這個國家──以便和地理上的非洲區別。)
***
而在非洲的另一邊,ad年代就已經在南部非洲稱雄的南非共和國,由於本來就具備這一地區獨一無二的實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