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第2/4 頁)
秦昭王卻是眉頭緊擰,瞄了一眼白起,道:“若是大戰,能支撐幾多時日?”
“嗯。”群臣心中一跳,詫異的打量著秦昭王。
“難道又要用兵了?”
“是要滅趙嗎?”
“還是要攻韓?”
長平大戰後,秦國立即撤兵,並未進攻趙國,這讓群臣大是惋惜。如今,府庫充盈,秦國手中有糧了,既可以攻趙,也可以攻擊韓國這個引爆長平大戰的罪魁禍首。
“今歲一歲得兩歲之糧,再有以前餘下的糧草,還有從韓、楚、趙所得糧草,竭盡所能,勉力支撐三歲。”大田令扳著手指頭,細細算來。
“好!”秦昭王大聲叫好,眼中精光暴射,眉毛根根向上翻,意氣風發,神態威猛,大笑道:“去歲,大秦迫於糧草不足,不得不撤兵,錯失滅趙良機。如今,府庫充盈,秦有三歲之糧,無懼合縱,白起,你可願率兵滅趙?”
刷!
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集中在白起身上,個個一臉的期盼。
白起自從成為秦國頂樑柱,率領秦軍東征西討,南征北戰,大敗山東六國,斬首百餘萬,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奪取了大量的土地城池,令秦國的版圖急劇擴大。
而且,白起征戰數十載。大小數十戰,就未有過一次敗仗!
他就是不可戰勝的戰神!
他就是不敗的傳說!
所有人,包括秦昭王和範睢在內,都盼望白起領命,率領秦軍滅趙。
“君上,臣不能奉命!”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秦昭王他們的熱切期盼中,白起卻是拒絕率軍出征。
“嗯?”驚奇的鼻音聲如同雷霆般響亮,震得殿裡嗡嗡直響,秦昭王君臣一臉的驚奇。
“為何呀?”一片喝問聲響起,群臣個個一臉的迷糊。
“白起,你要知道,長平戰後,趙國精銳盡失,整個趙國如同不設防。只要大秦銳士一到,趙國還不滅亡?”趙昭王目光如劍,在白起身上剜來剜去,沉聲道:“你又為何不領命?難道你想抗命?”
說到後來,語氣極為嚴厲,極為不善了。
長平大戰對趙國的消耗太大了。沒有三二十年莫想恢復過來。這才過去不到一年時間,秦軍再度東進,要滅趙國還不是易如反掌?
如此良機當前,白起竟然拒絕領兵,要秦昭王不怒都不行。
“君上,請聽臣一言。”白起卻是鎮定自如,沒有絲毫驚慌。
“說。”出於對白起的信任。秦昭王強忍著不快。
白起在軍事上的見解非常難得,群臣無不是豎起耳朵,想一聽為快。
“若是去歲攻趙,一定能滅趙。而今歲攻趙,必不能滅趙……”白起略一沉吟,緩緩道。
“什麼?”一片驚呼聲響起,上自秦昭王,下至群臣,個個瞪圓了眼睛,死盯著白起,一臉的難以置信。
“長平大戰結束一歲不到呀,趙國壓根兒就未恢復,無兵無將,沒錢沒糧,要破趙一鼓作氣之事呀。”心直嘴快的桓齮一臉質疑。
他對白起很是信服,從未有如眼下這般質疑的,實在是白起的結論讓人太難以接受了。
不僅他如此,就是追隨白起征戰的王陵、王齕、蒙驁,誰個不是一臉的不信?
“……去歲之所以能一鼓而下,是因為長平之戰剛剛結束,趙人破膽,一有風吹草動,就是驚惶不安。如今,雖是過去不到一歲時日,趙人之心已安,若秦軍東進,趙人必會捨生忘死,前赴後繼,與大秦銳士決一死戰!”白起深入剖析。
“就算如此,大秦銳士豈能懼哉?”秦昭王渾不當一回事,大聲道。
“赳赳老秦!”
一片如同雷鳴般的聲浪直貫九霄,震得人腦中嗡嗡直響。
“赳赳老秦”是秦人的誓言,每當在危難之際就會吼出來。此時此刻,群臣重提這句誓言,那意思就是說,即使趙人做困獸之鬥,要與秦國銳士決死一戰,他們也是不懼。
自從商鞅變法以後,秦國崛起,秦國銳士衝殺百年,從不懼任何挑戰,百年之中遇到的挑戰與危難不知幾多,就算趙人拼命,秦國銳士還真不放在心上。
放眼天下,讓秦國銳士懼怕的事兒還真不多,區區趙人拼命,何足道哉?
“若僅如此,大秦出兵,仍有勝算,仍能滅趙。”白起接下來的話讓人更加糊塗了,只聽他道:“若是大秦銳士在邯鄲城下久攻不下,遷延時日,山東六國必然合縱,聯兵攻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