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1/4 頁)
瘓褪譴笄宓幕實勐穡空庋�幌耄�冶冉習殘牧誦��
這樣等了三個月,到我過生日的第二天,即一九三二年二月十九日,忽然來了一個訊息,剛剛復會的“東北行政委員會”透過了一項決議,要在滿洲建立一個“共和國”。所謂東北行政委員會是二月十八日復會的,這個委員會由投降的原哈爾濱特區長官張景惠、遼寧(這時被改稱奉天)省主席臧式毅、黑龍江省代理主席馬占山和被這委員會追認的吉林省主席熙洽組成,張景惠為委員長。二月十九日,這個委員會在板垣導演下透過了那項決議,接著又發表了一個“獨立宣言”。這些訊息傳來之後,除了鄭氏父子以外,我身邊所有的人,包括羅振玉在內無不大起恐慌,人人憤慨。
這時佔據著我全心的,不是東北老百姓死了多少人,不是日本人要用什麼辦法統治這塊殖民地。它要駐多少兵,要採什麼礦,我一概不管,我關心的只是要復辟,要他們承認我是個皇帝。如果我不為了這點,何必千里迢迢跑來這裡呢?我如果不當皇帝,我存在於世上還有什麼意義呢?陳寶琛老夫子以八十高齡的風燭殘年之身來到旅順時,曾再三對我說:“若非復位以正統系,何以對待列祖列宗在天之靈!”
我心中把土肥原、板垣恨得要死。那天我獨自在前肅親王的客廳裡像發了瘋似地轉來轉去,紙菸被我捏斷了一根又一根,《未來預知術》被我扔到地毯上。我一下子想起了我的靜園,想到假如我做不成皇帝,還不如去過舒適的寓公生活,因為那樣我還可以賣掉一部分珍玩字畫,到外國去享福。這樣一想,我有了主意,我要向關東軍表明態度,如果不接受我的要求,我就回天津去。我把這主意告訴了羅振玉和鄭孝胥,他們都不反對。羅振玉建議我先送點禮物給板垣,我同意了,便從隨身帶的小件珍玩中挑了幾樣叫他去辦。恰好這時板垣來電話請鄭羅二人去會談,於是我便叫陳曾壽為我寫下必須“正統系”的理由,交給他們帶給板垣,叫他們務必堅持,向板垣說清楚我的態度。
我寫的那些理由共十二條(後四條是陳曾壽續上的):
一、尊重東亞五千年道德,不得不正統系。
二、實行王道,首重倫常綱紀,不得不正統系。
三、統馭國家,必使人民信仰欽敬,不得不正統系。
四、中日兩國為兄弟之邦,欲圖共存共榮,必須尊崇固有之道德,使
兩國人民有同等之精神,此不得不正統系。
五、中國遭民主制度之害已二十餘年,除少數自私自利者,其多數人
民厭惡共和,思念本朝,故不得不正統系。
六、滿蒙人民素來儲存舊習慣,欲使之信服,不得不正統系。
七、共和制度日熾,加以失業人民日眾,與日本帝國實有莫大之隱憂;
若中國得以恢復帝制,於兩國人民思想上。精神上儲存至大,此不得不正
統系。八、大清在中華有二百餘年之歷史,(入關前)在滿洲有一百餘年
之歷史,從人民之習慣,安人民之心理,治地方之安靖,存東方之精神,
行王政之復古,鞏固貴國我國之皇統,不得不正統系。
九、貴國之興隆,在明治大帝之王政。觀其訓諭群工,莫不推揚道德,
教以忠義。科學兼採歐美,道德必本諸孔孟,儲存東方固有之精神,挽回
孺染歐風之弊習,故能萬眾人心親上師長,保護國家,如手足之捍頭目。
此予之所敬佩者。為起步明治大帝,不能不正統系。
十、蒙古諸王公仍襲舊號,若行共和制度,欲取消其以前爵號,則因
失望而人心渙散,更無由統制之,故不能不正統系。
十一、貴國扶助東三省,為三千萬人民謀幸福,至可感佩。惟子之志
願,不僅在東三省之三千萬人民,實欲以東三省為張本,而振興全國之人
心,以救民於水火,推至於東亞共存共榮,即貴國之九千萬人民皆有息息
相關之理,兩國政體不得歧異。為振興兩國國勢起見,不得不正統系。
十二、予自辛亥遜政,退處民間,今已二十年矣,毫無為一己尊崇之
心,專以救民為宗旨。只要有人出而任天下之重,以正道挽回劫運,子雖
為一平民,亦所欣願。若必欲予承之,本個人之意見,非正名定分,實有
用人行政之權,成一獨立國家,不能挽回二十年來之弊政。否則有名無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