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倫敦居住,表面的理由是倫道夫身為議員,需經常參加政治活動,不能常住故鄉,更為實際的是,這對年輕的夫婦都不能十分適應布倫海姆宮中那種沉悶、刻板的生活習慣。尤其是美國平民出身的珍妮,她美貌聰慧,充滿魅力,具有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更加上她的美國觀念,這一切都使她與布倫海姆宮中那些公爵夫人們格格不入。她長期居住巴黎養成的生活習慣,也使她格外向往倫敦的社交界。
他們在倫敦生活得很舒適,除了倫納德·傑羅姆每年給2000英鎊外,老公爵每年也給倫道夫1000英鎊,每年3000英鎊的收入使他們足以應付必需的開支。但是夫婦兩人都過慣了富貴日子,花錢如流水,經常在家設宴款待社交界朋友;倫道夫又是一位狂熱的賽馬愛好者,所以他們也經常感到拮据。
他們的大方好客以及女主人的美貌、聰慧和在巴黎生活多年所養成的優雅風度,贏得了倫敦社交界的歡迎,不久,倫道夫夫婦就成為威爾士親王那個風流而又奢華的小圈子裡的成員。珍妮既善於繪畫,又彈得一手好鋼琴,還能運用雋言妙語寫出感情細膩的書信。丘吉爾曾回憶說:“我的母親在我眼中永遠像一位神仙公主,一位容光煥發具有無限才能的女性。'霸氣 書庫 |。'”這就引得英國貴族中的傑出人物都來登門拜訪,保守黨領袖迪斯雷利首相一度也曾是他們家的常客。
然而好景不長,不久之後上流社會發生的一件轟動一時的醜聞,突然中斷了倫道夫一家與倫敦社交界的聯絡。1876年,倫道夫的哥哥布倫德福德侯爵完全不顧自己已經結婚生子,在情感的驅使下策劃與艾利斯福德伯爵夫人私奔。艾利斯福德伯爵夫人也曾是威爾士親王的情人,此時她的丈夫正陪同威爾士親王在印度訪問,等他們訪問結束回到倫敦時,此事已鬧得滿城風雨。親王要求艾利斯福德伯爵與其妻子離婚,同時要求布倫德福德侯爵亦與自己的妻子離婚並與艾利斯福德伯爵夫人結婚。布倫德福德侯爵認為,若接受了這一要求就是一種恥辱。倫道夫·丘吉爾為了家族的聲譽和哥哥的情面,要求威爾士親王勸說艾利斯福德伯爵不要提出離婚訴訟,否則,他將把“威爾士王子寫給艾利斯福德伯爵夫人的表示友情的幾封信公諸於世”。這樣魯莽的威脅激怒了威爾士親王,親王透過自己的私人秘書、曾擔任過倫道夫婚禮男儐相的弗朗西斯·諾蘭斯提出和倫道夫決鬥。倫道夫回答說,他只能與親王指定的代理人決鬥,但決不同未來的國王決鬥。事情鬧到維多利亞女王那裡,由迪斯雷利首相和反對黨領袖哈丁頓勳爵出面調停。倫道夫被迫按照大法官的授意,書面向威爾士親王道歉。然而親王並不就此善罷甘休,他揚言說,誰要是接待倫道夫·丘吉爾他就不上誰家的門。
這件事不僅對倫道夫夫婦打擊很大,而且使馬爾巴羅公爵夫婦感到難堪。為了暫避風頭,擺脫困境,馬爾巴羅公爵決定接受迪斯雷利首相非常適時地發出的請他擔任愛爾蘭總督的邀請。此前因為總督這個職位花銷太大,遠遠超出了他一年收入20000英鎊的薪俸,他於1874年曾謝絕過同一邀請。這時候該職位再度空缺倒成了他求之不得的機會。馬爾巴羅公爵走馬上任,其子倫道夫作為總督不領薪水的私人秘書身份隨同前往。倫道夫夫婦住進了都柏林鳳凰公園裡的一幢公寓,一住就是三年。直到1880年大選中保守黨人迪斯雷利政府競選失敗下臺,自由黨人格萊斯頓政府上臺執政,此時正好馬爾巴羅公爵的愛爾蘭總督期滿卸任,全家人才又重返倫敦。
倫道夫在都柏林期間並未放棄自己的議員席位,回到倫敦後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投身於政治活動。到底是遭受打擊之後對上流社會極為仇視的逆反心理,還是渴望發揮才幹,希冀建功立業、出人頭地的強烈慾望激發了倫道夫·丘吉爾近乎狂烈的政治熱情,是一個見仁見智的話題,我們不得而知。比較清楚的是,在回到倫敦以後的幾年裡,倫道夫在政壇上的表現是傑出的。他聲名鵲起,地位不斷上升,日益成為全國知名的政壇風雲人物。
倫道夫和他父親一樣,都是保守黨成員,保守黨在1880年大選中失敗後,其領袖迪斯雷利辭去首相職務進入上院,不久即退隱。保守黨在下院缺乏一位像他們的對手自由黨領袖格萊斯頓那樣辯才無礙的代言人。此時倫道夫能言善辯的特點自然就引起了保守黨人的高度重視。據說倫道夫小時候長相不很端正,小腦袋,突眼睛,在伊頓公學讀書時常受同學們嘲笑,也因此激勵了他以機智和辯才彌補不足。到如今他的口才更是爐火純青。他在演講之前都要進行精心準備,在演講中有意識地借鑑訓練有素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