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部分(第3/4 頁)
吼聲和指甲抓撓木質大門的吱吱聲,如果是黑夜真是再好不過的恐怖電影,不過現在是青天白日,王伯民又是慣於和喪屍智屍相處的--當下再次湊到門縫前向裡張望。
剛才門縫被同樣往外窺視的喪屍堵住了,所以王伯民才什麼都沒看到,現在才發現,越過堵在門口喪屍,古宅院子裡和廂房裡。擠成一團的居然是大群的喪屍。它們顯然也嗅到了生人的氣息,正在蠢蠢欲動。
喪屍,這佔地頗大的古宅裡,居然關押著好多喪屍。少說也有數百隻。
王伯民剛要再仔細探查。突然聽到旁邊小巷裡隱隱有人聲。他忙從門前退了幾步,轉身進了另一條小路,裝作悠閒的樣子向村口走去。
片刻後。封海齊正在聽取王伯民的彙報,封海齊抱著胳膊:“一屋子喪屍?你是說這井欄村的村民將一屋子喪屍關在村中心的宅子裡?”
王伯民點點頭:“那老宅子極大,少說也能關3、4百隻喪屍吧,而且幾乎是不設防的--如果封部長你將一個馬大哈的守衛也稱為設防的話。”
封海齊摸著下巴:“咱們崖山也利用喪屍,只不過,平時都是統一關在一個遠離居住中心的舊廠房裡,高牆厚院,還在專門的人員24小時三班倒的看守,這井欄村的人倒也是賊大膽,居然就關在村中心,他們就不怕出個意外喪屍突然跑出來,來個中心開花血洗了村子?他們要不是一群沒腦子的鄉民,要不就是真的個個有異能,喪屍對他們來說,根本是無害的。”
王伯民突然道:“我倒想起一個細節,那一宅子的喪屍,在那村民看守時,並不發出聲音,只是等他走後,我湊上前去探查,才又吼又叫的。這樣看起來,那村民的確有些異能,孤身一人能鎮得住數百隻喪屍。”
一個異能者居然被用來當看家護院的雜兵?封海齊倒吸了一口冷氣:“這井欄村真的有整整一個村的異能者?!”
王伯民緊繃著臉道:“咱們得趕緊將這訊息通知王隊長。”
封海齊一拍大腿:“王路剛才進了村裡,到現在也沒出來。”
王伯民和封海齊交換了一個眼色,封海齊無聲地動了動嘴唇:“通知下去,一級警戒,記住,別露出形跡來,等王路的訊息。”
王路並不知道,在村口,商隊的成員們一邊笑臉做著生意,一邊暗中警備,防彈衣和槍支都放到了順手可取之處,他正揹著手在井欄村閒逛著。
井欄村面積不大,有條小溪穿村而過,村中還有個池塘,這裡的老宅子儲存得比較好,屬於那些驢友和攝影愛者最愛光顧的“原生態小村子”。只不過,王路打小在江南長大,看多了這樣的建築,並沒有多少新鮮感,一路逛來,只是走馬觀花,更多的,是在旁觀這裡村民的生存狀態。與他原本估計的相反,這些敢於劫道的傢伙,卻多本份善良,看到王路這個陌生人亂躥,也並不出言呵責,甚至有老人和孩子衝王路靦腆地點頭而笑,是再純樸不過的鄉下人風貌。
王路三轉兩轉,來到了一處粉刷較新的老宅子前,宅門口居然掛著一塊牌子,上書“古船博物館”五個大字。
王路禁不住咦了一聲,博物館?這個偏僻的小村子居然會有個博物館?但他很快就釋然了,末世前,正是這個國家上下大聲疾呼所謂打造文化軟實力的時候,其實在各地頭頭腦腦心中,對什麼叫文化軟實力一竅不通,但是藉此向上伸手要些優惠政策蓋些房子倒是懂的。
在甬港,最熱鬧的事情就是蓋一批所謂的民間博物館,其實就是一些私人企業,拿私人收藏的文物甚至工藝品,以政府給予的優惠條件批塊地,蓋個院子,陳列一下展品。厚道一點的,裡面的展品倒有些份量,不厚道的,其實展出的都是“我和我的小夥伴都驚呆”了的現代工藝品。
這處古船博物館顯然也不能免俗,十有**是當地某位有頭腦的傢伙搞的,認真說起來,也算是名利雙收,博物館長的名頭可比總經理、董事長聽起來儒雅多了,也方便於結交各方面人物,更妙的,以博物館名義拿到的地皮,可是免稅的。
王路揹著手,邁步向博物館內走去,果不其然,所謂的古船博物館,其實是些古代船隻的模型和圖片,只不過,這些船模做得還較精緻,王路正興致勃勃的搬弄著一條3米長的仿古船隻的可以升降的蓬,旁邊突然響起一個聲音。
“這是100多年前清代時甬港沿海最常見的運輸船。這船模原版是在比利時,1904年的時候,清朝讓甬港的工匠製造了一批船模,參加了1904年在美國聖路易斯的世博會,後來又參加了1905年比利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