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3/4 頁)
了,身上蓋著厚厚一層乾枯的“龍皮”遮掩,“龍皮”取自一種鱗甲璀璨的海中魚,魚頭有角,近代已絕跡,不可復見。
五具屍體除了頭部之外,都被“龍皮”蓋得嚴嚴實實,邊上的老者只露出半邊手臂,屍體面板微黑,面容已經微有塌陷,但屍身裡的水分都被駐顏珠鎮住了,不腐不爛,也只有珊瑚螺旋受海氣浸潤的月光明珠,才有此神效。我拔出潛水刀,在那老者屍體的胳膊上輕輕刺了幾刀。
不料僵人皮肉硬如堅鐵,這樣的古屍我從沒見過,可能是古時候在海上特有的防腐處理,與傳說中秦始皇南巡時,在海邊遇到的殭屍似乎一樣。Shirley楊低聲問我:“你又亂來,用刀戮古屍做什麼?”
我說:“我試探試探,看看會否詐屍,現在看來擔心是多餘的,歸墟是南龍的穴眼,生氣之盛,是我平生前所未見,這些僵人都快石化了,不會再起屍變。”
Shirley楊點了點頭,用手電筒在鯨骨內一掃,發現墓室中的各種陪葬品著實不少。陪葬明器之事,自石器時代就已有了,也不僅是在中國,世界上各個古文明圈中,大多都有以物陪葬的習俗。鯨骨化石中有各種水族的殘骸,與無數殉葬品相互疊壓,在墓室中呈矩形分佈,除了些罈罈罐罐和玉板龜甲外,還擺有一隻造型奇特的青銅鼎。按周禮制度,鼎為三足,天子下葬,可享受在墓中列九鼎的規格。青銅是國之重器,九隻銅鼎只有天子才配使用,天子以下,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級,即使貴為大公,也不能在自己的墓中放九隻鼎,否則就是有謀反的野心了。
歸墟墓穴中的這件青銅器,形狀似鼎,但實為異類,巨腹分八面,下有九足,有半米高矮,雖然低矮,但應該不是銅簋①,而是罕見的九足異鼎。辨別古銅器。可以從古器顏色上,區分為臘茶、硃砂斑、真青、綠井口,只有這四種是真正的古銅。看那九足青銅鼎,雖近水千年,銅性中那股介於真青和綠井口兩者之間的古幽之色猶存,恰似覆了一層井臺縫隙中生長的綠苔,卻尚沒有真青銅器那種純青鋪翠般的明潤,幽徹之意至今不減分毫。
鼎口邊緣儼如枕角,偃耳、海獸之紋俱備,四旁飾以星象。潘家園古物市場不怎麼流通真正的古青銅器,但假冒的則遍地皆有,更有商販以“夏尚忠、商尚質、周尚文”的古銅鑑定口訣來唬人,所以我也多少知道一些。這九足異鼎兼具夏周之特點,我心想比起秦王照骨鏡來,也許這龍火鑄造的銅鼎價值更高。
我和Shirley楊均知道鼎器歷來有記事的作用,而且見了墓室中陪葬的銅鼎,實屬世間瑰寶,都不免大有驚歎之意。怔了一怔,這才湊過去細看,她看鼎腹外表,我看鼎腹之淵,只見鼎淵中儲滿了水,水上有厚厚一層墨綠色的漂浮物,看起來好似黑乎乎一鼎汙水,死水無波,看不清水裡還有沒有東西。
正當我猶豫著要不要伸手進水裡摸索一番,察看鼎身鑄紋的Shirley楊已經有所發現,她讓我蹲下來看鼎上所鑄的圖案。我依她所言看去,只見鼎身分為八面,都有陰痕,看來銅上曾嵌以金絲,年久金脫,形成了一片片凹陷的圖形,詳細地展現了恨天氏死後入葬升月的情形。
我們只看了一小半,便已恍然大悟,回頭看了看那一排古屍,原來他們死後還沒來得及正式入葬,而是停留在此準備等候滿月降臨,看來還沒到“奔月求長生”的一刻,海島上的古城就陷人了海里,倖存的遺民如星煙流散,淪為了蠻居海上以採珠捕鯨為生的疍人。
我正要轉去著銅鼎背面,卻聽明叔在鯨骨化石的口前招呼我,我只好轉身退回幾步,問他這老沒出息的又有什麼事情,明叔抹了抹頭上的虛汗對我說:“你有沒有發現,墓室中這幾位女僵人的肚子裡,怎地藏著些缺胳膊少腿的死孩子?”
鬼吹燈2 第2卷 第45章 蝕天 本物天下霸唱
原來明叔等人在鯨骨外提心吊膽地守著,見墓中排著的一列屍體蓋在鱗片縱橫的皮下,如同合蓋了一床大被,龍裹中鼓鼓囊囊的很不尋常。他以為五具千年不化的屍體身上都有陪葬品,就算不取,也要揭開來看幾眼那些在歸墟中保留了幾千年的古物,開開眼也是好的。
誰知挑開龍蓋,發現居中並列的三具女屍,都是生前懷孕之時慘遭破腹之厄。肚子裡成了形的胎兒,少說也有八九個月大小,卻都被生生剜了出來,擺在女屍豁開的肚子上,屍身腹內都被塞滿了一種被稱為“寒玉”的圓石。女屍面頰微鼓,口中含著明珠,屍身腹腔裡塞滿了事物,所以仍然顯得鼓鼓脹脹,好像即將臨盆。
死嬰似乎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