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前,神被視為 〃 無上的至尊 〃 ,是統懾人類精神智慧的絕對權威。籍此,神實際上被 〃 人格化 ' 了,人們是按照人的思維來 〃 評價 〃 神。照這樣的邏輯推論,人也可以成為自己飼養動物的 〃 神。 〃 指出這一點的意義在於說明,人們習慣上所謂的 〃 神 〃 並不是我們這裡的所指的神——太空人。
事實上,神的無所不能是相對人而言的。孫悟空會七十二變,便被稱為 〃 神猴 〃 ,然而到了如來佛掌心卻再也跳不出去。
今天,人類已經能夠製造出試管生命;假如有一天人類製造出了新的生命物種——比如說形體如同大象一般大的、如同魚一樣鮮美的,口感如黃瓜一般的家畜,人那時就可以被稱作神嗎?不!人到了那個時候,很有可能還造不出太陽,造不出宇宙,人還不是 〃 無所不能 〃 的。
這種比喻儘管荒誕,卻很貼近事實。不然的話我們要問: UFO 經常在我們頭上飛來飛去又何必呢?
以上議論反映了我們對太空人的概念限定。概括地說,太空人是這樣的 〃 神 〃 ——他們按照一定的化學組合方式,取材於地球(或其它星球)生物的某種 〃 材料 〃 (細胞、基因、生物湯等等),依據一定的設計構思加工配製,組合了人類的祖先,又 〃 哈給人一口氣 〃 ,使人類有了精神智慧,有了感覺思想,繁衍至今。
神是什麼?
〃 神是什麼? 〃 這是近年來人們研究早期人類的神靈崇拜、神話及神像的過程提出的一個既嚴肅、又荒唐的問題。這個問題產生的原因是這樣的:人們一般認為,原始的人類在將自然力量人格化以後,產生了最初的神,將人類早期與大自然博戰的歷史和觀點附著在這些神身上,產生了美麗動人的神話。這個學術觀點無疑是正確的。但思維科學同樣告訴我們,人類的構象能力並非一匹脫疆野馬,它也在受某種制約。不論多麼奇怪的神,總是以某種現實的真實性作為背景創造出來的;不論多麼離奇的神話,最終都能在現實與願望中找到構成它的原始素材。比如說,人類把飛的夢想,用人長上鳥的翅膀來體現,把 〃 神行 〃 的願望用一個 〃 快靴 〃 的故事來表現。然而,人們在早期人類神話和巖畫當中,卻發現了許多以當時並不存在的原始素材創造出來的神像,它脫離了人類思維的一般規則,使人不得不產生 〃 神是什麼 〃 的疑問。
先讓我們來看幾則例項, 20 世紀 20 年代,瑞典地質學家兼考古學家安德森,在我國甘肅一帶進行考察時,在寧定(今廣河)購得幾件新石器時期半山文化型別的陶塑半身神像,奇Qisuu。сom書其中一件為圓頭、長脛,下部切成齒狀,並飾彩繪。最引人注目的是這樽塑像的額頂有兩塊對稱的圓鏡物,極似一副護眼的風鏡。從整個頭像觀察,很像是一位神情肅穆、帶著頭盔的人像。從這尊塑像所屬的文化型別看,它距今至少有 4500 多年的歷史。(見圖一)
1959 年,在浙江省海寧的馬家浜遺址發掘出一塊陶片,上面刻有一個似猿似人的頭像,外面顯然有一個封閉式的頭盔,其左側還有一帶狀裝飾物,可惜已殘斷,不知連線於頭盔的何處(見圖二)
大家知道,雖然頭盔的歷史很久遠,它作為古代士兵的防護用具而被廣泛使用,但古代頭盔不論在形式上,還是功能上都與現代頭盔有很大區別。從圖片上我們可以肯定,這些頭盔並非是古代頭盔,在造形上看它與現代頭盔十分接近,因此,它不該出現在公元 4500 多年以前。原始人是根據什麼來塑造這些神像的呢?當然,有人會用 〃 想象 〃 這個詞來搪塞,但我們卻不敢把這些作品僅僅用 〃 想象 〃 來解釋。在日本曾發生過一件有趣的事情。日本青森縣龜丘這個地方曾出土了一個土偶神像,活像一個穿著宇航服的人,一位名叫查伊希的美國船員得到這些土偶神像的照片後,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寄給了美國宇航局,沒想到美國宇航局竟然給回了信,信是這樣寫的: 〃 我們對你來信中提到的有關宇宙服的假說,抱有濃厚的興趣。……我們通知您,您寄來的照片中的通訊裝置、眼鏡框的安裝、柔軟接頭裝置等有關部分……都被採納,並付諸宇宙服的設計方案。 〃 要知道,這個土偶神像是屬於新石器時期的東西,距今已有 5000 多年。你能說這是 5 千年前原始人憑藉想象創造出來的東西嗎?不,絕不是。這個小小土偶神像的背後肯定有一次驚心動魄的背景。數千年來,它默默地想告訴人一些什麼東西呢?難道我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