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4/4 頁)
奧巴馬的。
……
因為:中國與奧巴馬,都面臨重大選擇。
曾經的選擇
……
49年,中國選擇了社會主義;因為那時的中國,需要社會主義。79年,中國選擇了市場經濟;也因為那時的中國,需要社市場經濟。
過去,人們討論:走社會主義道路,還是走資本主義道路?其實,這樣的討論,是多餘的。
作家顧曉軍認為;市場經濟,是工業孕育的文明,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產物。換言之:市場經濟,是人類社會的選擇,是社會發展的結果;屬於整個社會,是人類的共同財富。
在農業的比重,遠遠超過工業的時期;中國沒有選擇市場經濟,也是一種選擇。何況,當時還有很多內部與外部的原因(參考閱讀:顧曉軍小說·四卷《一代偉人毛澤東的委屈》)。
中國,適時地選擇了市場經濟,是智慧、也是必然。這,是中國選擇了發展與富裕的道路。
……
奧巴馬剛上任不久,還沒來得及做出很多的選擇。
美國人民,選擇自己的總統。然而,在過去,有的總統卻替美國人民選擇了蒙羞。
我一直認為:美國最偉大的選擇,莫過於一百多年前的反壟斷法。
反壟斷法,維護了市場經濟中的自由競爭原則,制止了托拉斯演變成各種各樣的資本王國的可能性。
在中國,奧巴馬已擁有很多粉絲,很多人拿他與林肯比。我願:奧巴馬象林肯。更願他的選擇,象反壟斷法一樣偉大。
……
中國與美國,都曾有過很多選擇;無論中國選擇市場經濟,還是美國選擇反壟斷法,都是選擇了發展。
面臨的選擇
……
從1919年的“五四運動”算起,中國已經走過了三個“30年”。
第一個“30年”,中國人民,選擇了拼老命也要反帝、反封建;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
第二個“30年”,中國選擇了站起來;而所付出的艱辛,不亞於仁人志士們。
第三個“30年”,中國選擇了富起來;為了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很多人不得不作出犧牲。
現在,又面臨一個“30年”的開頭;中國和中國人民,也又一次面臨著自己的選擇。在時間上,這雖是巧合,但卻是必然--
在富起來的道路上,中國需要讓平民和窮人跟上;平民和窮人,也渴望能跟上。未來怎麼走?老百姓渴望透明、話語權、參與的積極性受到保護。
一句話:中國渴望更加*,人民渴望參與。
……
奧巴馬,同樣也面臨著很多選擇。
從次貸危機、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