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3/4 頁)
著的文學名人與作家群體。
從八十年代末期至今,一批作家崛起、成為文學名人;然而,在他們崛起、功成名就的同時,文學卻滑坡了。這至少說明:他們的文學,不代表文學復興的方向。同樣,也就不能過於期待現今的作家群體。
三、中國文學從網路上雄起的可能性:
1、中國網路文學之現狀:
中國網路文學,現今尚不能擔負起中國文學之主力軍的作用。但,它已具備了諸多有利因素,有可能成為扛起復興中國文學之大旗的先鋒!
有利因素之一,網路與平面媒體之比較:文學刊物印數的遞減與報刊文學版面的壓縮,可以反證網路上流行的一句話:如今,誰不扒在網路上看?!
有利因素之二,文學與網路文學之需求:以我個人小說的點選為例,可以說:網路需要文學、網友渴望文學!理性閱讀的時代,即將到來!
有利因素之三,網路文學創作力量之儲備:從我瀏覽各大大小小網站的論壇、圈子、部落格看,網路上已聚集(或曰:成長)起一大批有生活、有功底,有可能超越前人的作家、準作家!
2、網路文學之方向:
當然,中國網路文學若要雄起,文學的方向是關鍵之關鍵:
就我個人而言,我對自己的要求是:親近小人物、關注他們的命運與艱辛。
我倡導:網路文學的作家、寫手、愛好者,走出書齋、走向最廣大的普通老百姓,關注他們的生活、命運,寫出他們的喜、怒、哀、樂!
如果我們真正做到了這一點,又何愁我們的作品不受到歡迎呢?!
如果我們的作品受到最廣大的普通老百姓的歡迎,又何愁中國文學不能復興呢?!
扛起復興中國文學之大旗!
我們共同努力吧,從網路上,雄起!
寫於 2007…9…30
。。
中國文學對待中國民眾應取的態度
顧曉軍言論《中國文學對待中國民眾應取的態度》
我們都知道:狗,是狼、由人教化而成的。
教化的方法是:在狼幼年時,就去親近它、關愛它,逐步地去除它原本的野性,漸進地培養它的、人所需要的忠誠與其它的特質。
對狗、對狼、對畜牲、對猛獸……人,尚且知道循序漸進、循循誘導,何乎人對人?!
中國文學,不是中國教育學!
我提倡:中國文學,對中國民眾,親和一些、再親和一些!
在我的印象中,中國文學,與中國民眾最親和的,莫過於《樂府》。
據《漢書禮樂志》記載:漢武帝時,設採集各地歌謠,整理、制訂成樂譜的機構,名曰“樂府”。後,人們把這機構收集、制譜的詩歌,稱之為樂府詩,簡稱樂府。
《樂府》,始出於民間,因此與民眾也最有親和力,很少一廂情願地擔負起教化民眾的大任。
著作者對待受眾的態度,其實直接影響著受眾對待著作的態度。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其實也是有此意味的。
可惜,過去大家沒有重視,今後能否重視起來,這就很難說了。
我之所以三論魯迅、抓住魯迅先生的“態度”反覆說事,就是想與大家一起弄明白:
中國民眾,究竟希望中國文學以怎樣的面貌出現;老百姓們,究竟更願意接受怎樣姿態的中國文學。
或許,中國民眾真的奴性十足,喜歡魯迅先生“罵罵咧咧”的私塾式教化方式,也未可知。
我以為:魯迅先生的私塾式教化民眾法,是不可取的。
那麼,中國文學又究竟應該以怎樣的態度來對待中國民眾呢?!
我認為:中國文學,對待中國民眾應取的態度是--
一、從根本上解決高於民眾的思想:
如今,文學作品,多半出自於文人之手。
而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中國文人就不自覺地把自己看高於中國民眾了。如是,中國文學又如何親和中國民眾呢?
因此,我覺著:文人,首先要從根本上解決自視高於民眾的思想。
道理很簡單:
過去,講“學而優則仕”,就是說:學得好的人,可以去當官。
而今,講“公僕”,就是說:官,不過是民眾的僕人。而文人,連這樣的“僕人”都沒混上,還有什麼可牛的呢?!
文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