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3/4 頁)
,與*、*等中華少年英才相比,實在是個老而無能之輩。然而,機會總是站在他那一邊。
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成立,教育總長蔡元培手下缺人,遂招魯迅為*部員。所謂部員,相當於今日科員;但,魯迅總算混上了個“公務員”。
……
注意:這是蔡元培,第一次給魯迅機會。
混上“公務員”後,魯迅怎麼樣呢?還是不怎麼樣。
跟著北遷、併入北洋政府,魯迅混到了*社會教育司第一科科長的職位,後改任*僉事。
業餘,魯迅校《嵇康集》、研究佛經、輯《會稽郡故書雜集》、刻《百喻經》、研究金石拓本、墓誌拓本……整個就是一昏庸、無聊的文化人。
……
有人統計過:魯迅在這期間發表了31篇文學作品。31篇作品,實在是個文學青年,可以被社會捂死,當然也可以捧成神。
嗨,你還別說。從來就是這樣:革命,不如不革命。“五四運動”過後,機會又垂青魯迅了。
1920年秋,魯迅四十歲,進北京大學、兼北京高等師範學校講師。
……
注意:此時,魯迅已經中年了,他開始去汙染北大。
魯迅進北大以後,怎麼樣呢?仍然不怎麼樣。
他又校《嵇康集》、再校《嵇康集》,而後出《吶喊》、成《中國小說史略》,再校《嵇康集》、還校《嵇康集》。
其間,他曾胡說八道“以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國書,多看外國書”、“中國的方塊字不消滅,中國就要滅亡”、“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或無意的騙子”等;又為鈔票,鬥章士釗、楊蔭榆等。
……
魯迅,之所以能在北大胡鬧,實乃因陳獨秀南下、李大釗就義……北大,只剩下試圖不問政治的胡適等;時事,給了魯迅可乘之機。
今人皆認為:我作家顧曉軍,胡說八道。其實,魯迅早在那個時代,就胡說八道了,且比我有過之而無不及。
魯迅還是個老色鬼,與北大校花馬鈺廝混等,製造了“愛情糾紛”、“女師大事件”等。
……
魯迅,在北大七年,從各個方面吮吸北大之精華,包括女色等。
1926年八月後,魯迅南下;從此,北大就成了他的藥渣。
在南方,魯迅急急忙忙*、包二奶。有《魯迅年譜》為證:(1927年八月)八日,移寓*裡二十三號,與番禺許廣平女士同居。此時,魯迅四十七歲。
長久以來,魯迅一直被人們捧為革命家;其實,當時的魯迅,是中國文化界的主要親日分子。有魯迅言論為證,他曾說:象這一般青年被殺,大家大為不平,以為日本人太殘酷,其實這完全是因為脾氣不同的緣故,日人太認真,而中國人卻太不認真……
……
然,魯迅的運氣,並沒有完。1932年12月29日,宋慶齡、蔡元培等,發起成立中國民權保障同盟會。
翌年,一月四日,蔡元培又函邀魯迅加入民權保障同盟會,推為執行委員。二月十七日,蔡元培再函邀魯迅致宋慶齡宅,歡迎蕭伯納。
就這樣:魯迅,與當時的國母在一起了,並有照片留傳於世。
……
當時,魯迅是五十三歲,離死已經不遠了;蔡元培,又一次提攜了他。
那麼,魯迅對當時的革命的認識又如何呢?不怎麼樣,很不怎麼樣。
胡適,曾說過:魯迅先生不到晚年--魯迅先生的毛病喜歡人家捧他,我們這般“新青年”沒有了;不行了,他要去趕熱鬧……我作家顧曉軍,認為:這基本上是事實。
1935年9月12日,魯迅在寫給胡風的信中說:……我幾乎可以無須思索,說出我的意見來……一到裡面去,即醬在無聊的糾紛中,無聲無息。以我自己而論,總覺得縛了一條鐵索,有一個工頭在背後用鞭子打我。無論我怎樣起勁的做,也是打……你看這是怎樣的苦境?
……
而人們,卻喜歡說:魯迅如何支援革命,說紅軍到達陝北,魯迅發電報祝賀等。然,已有學者考證出:此為鼓舞根據地人民信心而創作。
在此事中,被指認為發信人的史沫特萊,竟也不知道曾有過此事。事情,就是這麼荒誕、滑稽、可笑。
當時的左聯,需要魯迅。1936年,魯迅死時,就蓋上了“民族魂”。
……
注意:此時的魯迅,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