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瑪瑙一抖,再也不敢多想,匆匆忙忙的低頭退下了。
胡嬤嬤見內室人走光了,才嘆息一聲,
“姑娘,可決定了?這招一下,再無挽回餘地啊!”
“嬤嬤覺得,我需要什麼餘地?這個家裡,自太爺爺起,老太太、大太太、二太太,哪一個當我是骨肉至親了?我養在這個家中,不過是浪費米飯的閒雜人等。少了多了,有什麼打緊?”
“可是姑娘畢竟姓俞!俞家才是姑娘的根!即便去了侯府,姑娘也是外姓人,算不得正經主子。”
“嬤嬤錯了,俞家不是我的根!誠通道德為根,忠貞堅毅是根,根是立人之本,是立於天地間的信念!不是靠著一層血緣關係就能維持的表面!靠著一群虛偽狡詐、貪婪無恥之人施捨的‘親情’,這個‘根’遲早要斷的,我不需要!嬤嬤要是還不放心,我今日便發誓:終我俞清瑤此生,絕不靠著俞家,將來哪怕沿街乞討,也不會討到俞家門前!”
胡嬤嬤見她如此堅決,知道是被家中上下的人傷了心,這會子勸什麼都無用了。 ~深深的嘆息一聲,“也罷了。只是三爺知道……”
……
沒多久,錢氏身邊的大杜鵑,親自來傳話,讓俞清瑤梳妝打扮,晚飯就在無畏用了。俞清瑤便重新梳洗一番,換上月牙白的滿繡菱花對襟小襖,雲紋挑線裙子,腰間繫著碧色絲絛。杜鵑見了,搖頭稱太簡樸了。
“姑娘,侯府來人可不知道你天性喜歡素淡,看到這般穿戴,還以為老太太怎麼苛待你呢!還是換上這套吧!”
杜鵑笑語盈盈,彷彿不知道俞清瑤一直在錢氏心中的地位似地,幫忙著換上紫紅綃的五彩刻絲錦襖,娟紗金絲繡花及地長裙――這一套,估計當初做的時候就是為了等這一天吧?
俞清瑤心中冷笑著,面上淡淡的看著杜鵑一雙巧手,幫她把不多的頭髮盤了一對雙丫平卷小髻,用掐絲八寶琉璃珠墜了一圈,繫了錦絲帶長長的垂下。
若是紫檀落地玻璃鏡還在,俞清瑤會發現,此時的她煥然一新,整個人變得氣度不凡,“貴氣逼人”。
可不是嗎?光是那五彩刻絲錦襖,至少要花費熟練織工半年功夫,沒有一百兩銀子根本買不下來。錢氏肯捨得做這件衣服裝裝門面,無非是侯府帶來的賀禮……足夠讓俞家吃上一年了。
無畏,進出的下人都喜氣洋洋。俞清瑤趕到的時候,整個廳堂裡都擺滿了,沒個下腳處,還有數不清的東西都放到院子外了。
“風雞、鴨、羊二十隻,臘豬二十隻,暹豬二十隻,湯豬二十隻,龍豬二十隻,熊掌二十對、鹿筋二十斤,海參五十斤,鹿舌五十條,牛舌五十條。榛、松、桃、杏仁各二口袋,大對蝦五十對,幹蝦二百斤。銀霜炭上等選用五百斤,中等一千斤,柴炭兩千斤。碧粳米五十斛,白糯米五十斛,粉粳米五十斛,雜色糧谷哥五十斛,下用常米一百石。個雜乾菜一車。”注1
“橫羅二十匹,直羅二十匹,花羅二十匹。花軟緞十匹,素軟緞十匹,織錦緞十匹,古香緞十匹,時興花樣絹布、棉綢一百匹,供家下人使用。”
俞清瑤聽著長長的禮品單子,心道光是把東西運來,至少要一條船吧?侯府的來人還在笑說,
“另有各房禮物,待老奴打點好了,一併送去!我們侯爺說了,老太太做壽,一點小小禮物,不成敬意。令讓老奴過來磕個頭,祝老太太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邊說,邊真的磕頭了。
錢氏喜得連忙讓人攙扶起來,笑道,“自家親戚,不必多禮。”見俞清瑤到了,一身裝扮,不曾丟了人去,便招手,“三丫頭過來,你母舅家來人,問候你呢!”
“這……是小小姐。啊,長這麼大了!”
來人是一個上了年紀的老嬤嬤,髮髻都斑白了一半,但瞧著精神極好。穿著茄色富貴吉祥褙子,慈眉善目,容顏可親。喜悅的看著俞清瑤,邊看邊點頭,
“小小姐長大了,模樣氣度,跟小姐未嫁的時候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底下人自然是一番贊同。
俞清瑤垂著頭,掩飾心中的震驚。沒想到來的是李嬤嬤。
這李嬤嬤不是常人,她是舅父的奶嬤,最得信任,在侯府的地位不同一般。俞清瑤記得,前世去京城的時候,李嬤嬤已經“退養”了,她的兒媳成為內宅的大管家,兒子是外院的管家,裡裡外外,差不多把持著半個侯府。
自己的計劃……或許要她承擔責任、背黑鍋呢!這樣一個對侯府有巨大影響力的人,還沒去舅舅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