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1/3 頁)
迎春現在想要增添個把人不是問題,只需要鳳姐進宮一趟,說是孃家送進來的貼身丫頭即可。
迎春眼下雖然不缺丫頭,司棋跟綉橘都已經二十歲了,等到龍鳳胎滿歲之後,綉橘跟司棋怎麼也留不住了。
迎春這一番思忖點了頭:“眼下還不需要,等到明年年底,司棋綉橘發嫁出去,你再以榮府丫頭進宮。”
錦鯉一笑:“或許不需要等到榮府敬獻丫頭,貴妃娘娘好事將近喲!”
迎春眼皮一陣亂跳,自己已經是貴妃了,還有什麼喜事呢?
這事兒洗三的時候終於漏出來了,卻是與禮部官員奏請皇上,國不可一日無主,同樣後宮也不能長期不立皇后。帝后和睦才能國泰民安,皇上該立後了。
不過百官的意見卻是截然相左,清貴官員們奏請皇上與清貴人家挑選貴女入宮為後。
宗室勳貴則看懂了太后娘娘的暗示,提議立德貴妃賈氏為後。
如此一來,雙方吵得不可開交了。
雙方的理論似乎都有道理,文官說道,身為皇后當母儀天下,賈氏女雖然出身侯門,卻是庶出,且是跟著繼母長大,這位繼母出身實在低微,不值得一提。
故而,德貴妃娘娘自小跟著如此繼母長大,從小受到禮儀教養只怕有待商榷。
勳貴人家則冷笑,國家有難,則要勳貴人家上前,結果,勳貴人家流血流汗拱衛山河打江山,你們這些子只會享受太平耍嘴皮子混蛋,把脖子一縮,任憑功勳門拼命禦敵,流血犧牲。那時候,你們怎麼不說功勳之家不懂禮儀不能去上戰爭殺賊寇?
“這會子輪到立後了,倒來糾纏勳貴人家教養禮儀問題,如此出爾反爾,什麼東西?”
據說,皇帝面色凝重,一言不發,文武百官的摺子都被留中不發。一句話,就是乾元帝很不高興的退了朝。
乾元帝心裡自有計較,伺候很長一段時間沉默無言。
群臣頓時心中如搗,不知道乾元帝心中如何打算。
有些腦袋靈活的已經開始暗中站隊。許多人眼睛盯著太后娘娘召見那些清貴人家主母,也有一早心裡就有定盤心。各人都是官場老油子了,富貴險中求,乘著眼下形勢不明,看準下注,傾力支援,這樣子才能博個擁立之功,至少可以富貴兩代人。
眼下最好的例證就是東南西比四郡王了。看看眼下是郡王府混的如魚得水,世襲罔替的忠順王卻成了喪家之犬了。
其中的差別就是忠順王當初態度曖昧,不肯表白態度支援乾元帝。而四郡王卻是旗幟鮮明的支援乾元帝,如今各人下場也是明明白白。
說白了一句話,乾元帝最然大號是不糊塗,卻是個愛記仇的主兒記仇的主兒,當初那些扯後腿的貨色,時候再是金山銀山的奉上,好話說下幾籮筐,也是白搭。
所欲,大臣們都在猜測聖上的心思,倒地誰會雀屏中選?
據說民間竟然拿這個事情押寶,押的貴妃賈氏的猜測一路飆升,已經*一賠十了。
迎春卻早知道了,乾元帝不想立後,否則再來一個強大後族,一如徐家,專門給自己兒子添堵,甚至想要控制自己,簡直就把自己當成主人了、屆時,自己死了也要慪活了。
乾元帝又很矛盾,主幼奴大,則就該欺主了。
立後一事因為乾元帝的故意緘默,無人再敢提了。
轉眼睛,龍鳳胎滿月之期到了,當初太后娘娘承諾,將要替自己個金孫辦個盛大的滿月宴。
如今海疆平息,北疆安寧,群臣山呼萬歲,整該替迎春補辦一個聖上的冊封儀式,這是當初太后娘娘親口允諾,太后娘娘雖不是金口,玉言也不能胡言啊。
說的話要算數!
太后娘娘將自己的意思轉到給了皇后,乾元帝起初有些猶豫,因為忠順王父子尚未落網啊,可是太后娘娘並不知道忠順王之禍就在眼前,意在強調:“本宮知道皇帝顧慮,不過是眼下戰事方平,百姓們需要休養生息,不宜鋪張浪費,只是,皇帝卻沒想到,這些年的禍事連連,百姓們也巴望著朝廷,如今咱們整該接著龍鳳胎的滿月之囍昭告天下,大雍朝最困苦的日子已經過去了,等待大家的將是錦繡一般的日子。”
乾元帝回去著急領侍衛大臣熙郡王,北靜郡王,九門提督彭凱,秘密商議之後,答應了太后娘娘提議:“一切單憑母后做主!”
太后娘娘便吩咐下去,要替提龍鳳胎做滿月。九月三十日開始,分別在乾清宮,寧壽宮,延禧宮大排筵席三日,前朝是皇帝掏腰包給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