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第1/4 頁)
三日之後,黛玉作為英親王府義女,不僅要回王府,夫妻們還要進宮謝恩,叩拜義祖母太后娘娘與皇上大伯。
寶玉身為郡馬爺,太后娘娘孫女婿,也要隨著妻子黛玉進宮認親,叩拜太后娘娘這個太嶽水大人。
元春在寶玉成婚當日就當著迎春哭了一回,說道:“可憐見的,林妹妹進門,多大的喜事兒啊,只可惜了,林姑媽早逝,一個婆婆卻是個靠不住的,咱們姐妹們都陷在這個見不得人的地方,想要囑咐他們幾句也不能夠。”
郡馬雖然跟元春雖是嫡親姐弟,卻屬外男。
迎春身為皇后,天下人即為子民,見見兄弟倒也無妨。
元春就苦了。
倘若早先的時候,她還受寵,要見兄弟也不難。如今乾元帝不待見元春,若非迎春居中周旋,元春面君的機會也沒有,這話元春在乾元帝面前嘴也不敢張了。
元春雖未明說思見寶玉,迎春焉能不知元春的心思呢!
不說元春好些年沒見過寶玉了,只說王氏瘋瘋癲癲,家中無人主事,身為長姐的元春實在放心不下,藏了一肚子話要叮囑寶玉。
這事兒其實不難,只需迎春召見他們夫妻的時候邀約元春即可,無賴是迎春暗示乾元帝好幾次,乾元帝都做裝聾作啞,不接話題。
顯然是元春當初為了寶玉偷窺聖意餘怒未消。
迎春因此也不好公然違拗乾元帝。
左右為難之下,迎春只得暗地求助太后娘娘。迎春備述元春當年跟寶玉半母之情,深宮寂寞,思念兄弟之情。
太后娘娘一來寵愛迎春,從來不從駁過迎春的面子。二來,三月初,迎春封后,大赦天下。
甄家在第一時間回到京都。
太后娘娘這才知道,甄家外放並非升遷,乃是犯罪被貶謫,當初受了徐家連累,家財蕩盡,這些年全靠著迎春私下接濟照顧,一家子才無病無災,骨肉團圓。
太后娘娘得知原委,雖然嘴上沒說什麼,心裡卻對迎春十分承情。
將心比心,太后娘娘很能體諒元春思念兄弟之情,笑道:“這有何難呢,皇后與貴妃都是郡馬血親,皇家規矩再大,也沒有斬斷親情手足的道理。再者,按照英親王論,賈探花算是皇家的女婿,亦是自家人,一家人理該見見面,認認親。皇后你安排就是了。”
迎春起身一福身:“多謝母后體諒,此事原本不該打擾母后,只是貴妃從前做錯事情,聖上餘怒未消,故而,”
太后娘娘頓時了悟,思慮乾元帝彆扭心思,太后一笑:“嗯,我說呢,這宗小事何須奏報呢。”旋即,太后傳旨:“來人,命貴妃元春到寧壽宮伴駕。”
一時,黛玉寶玉進宮,夫妻雙雙穿著大紅的品級服飾,二人一般的眸如墨玉,粉面翠眉。妻子身姿窈窕,眉眼如畫,秀麗嫵媚。男兒英俊挺拔,玉樹臨風,真正一對璧人。
二人雙雙下拜,口稱太后千歲。
太后娘娘一如賈母,最是喜愛漂亮孩子,黛玉貌美如花,體態婀娜,寶玉面如冠玉,風流俊美,太后娘娘愛十分喜愛,樂得嘴巴何不攏:“哎喲,如此一對璧人,跪地真是煞風景喲!”回頭嗔怪左右:“還不快些攙扶起來!”
黛玉寶玉聯袂給迎春元春行禮。
太后也不受她們夫妻全禮,迎春元春越性不會讓心愛的弟弟妹妹折腰了,黛玉寶玉拜下,急忙命人攙起。
太后當面,迎春也不好細說,只是問些生活起居:“缺什麼,少什麼,直觀告訴姐姐。”
元春這邊卻又是一番光景,先是抹淚,問了賈母王夫人各自安好否,然後再問寶玉身子安好,又叮囑寶玉:“太太病者,苦了寶兄弟了,如今好了,娶親了,就是大人了,今後,二房就靠你頂門立戶了。寶兄弟要多跟英親王府走動,跟世子爺結交,學習些為人為官之道。林妹妹聰慧靈敏,身份尊貴,夫妻和睦,早些而開枝散葉,或者太太被喜事一衝,從此好了也不定。”
寶玉自是連連答應。
少時間,乾元帝那邊來了訊息,著寶玉南書房見駕。這可是莫大殊榮,元春慌忙囑咐幾句,放他去了。
盯著寶玉春風得意的背影,元春高興地只要落淚。
一番折騰,太后娘娘也睏乏了,遂發話道:“我這兒乏了,你們姐們回去好生說話。”
一時間,迎春元春黛玉姐妹三人到了坤寧宮。
迎春無意讓元春護送,卻是元春心裡放心不下爹孃,尤其是放不下王氏。
王氏從前對黛玉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