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3/4 頁)
時的一些同事的確不夠大度、磊落,但她當時似乎也有不妥的行為。每個小環境,都有擺在桌面上的規則,也有伏在暗處的潛規則。不摸清人家的遊戲規則,就自作聰明地按著自己臆想的牌理出牌,不輸得一塌糊塗才怪呢。
當新的突破與發明提出,既定的遊戲規則被挑戰與質疑時,肯定會出現飛短流長的現象。日本人說得直接:“站著的釘子就得挨錘子打。”
即使是最有才華的領導人,也要有人追隨,才能實踐其想法。何況小職員呢?如果你帶著自己的願望跑得太遠,脫離其他人的視線,那麼,不被人認可的一切努力將白費。
大智若愚
小王在從外表看來實在沒有什麼過人之處,相貌普通,能力平平,還有一口讓人受不了的地瓜腔。有一次,他這個國內名牌的大學博士居然連許多基本的電腦操作都不懂,讓人詫異的程度不亞於聽說一個高中生不會寫自己的名字,於是見他整天坐在電腦前忙忙碌碌,或者對一些簡單得不得了的問題不恥下問。周圍的同事對他的評價似乎都不錯,覺得這個年輕人謙虛肯幹,踏實勤勉,一點都沒有博士的架子。
相反,另一個海歸小方則做事風風火火,效率極高。什麼事到他手上,他只需留心看看人家的做法,便已熟知工作流程,三兩下就完成了,別人需要3天做的事他可能一天就綽綽有餘,所以在大家眼中,小方總是無所事事,遊手好閒,晃盪得很。
年終評估時,小王得到大家一致好評,對小方則有很多人選擇了語氣虛虛的“也不錯”。看得出小方聰明能幹的,對他心懷戒備,惟恐他日被“後浪”推倒在沙灘上,於是裝聾作啞任由笨人當道,而上司賞識的是小王的勤勉,也相信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卻沒想到群眾的眼睛卻是“塑膠”的。
可見職場上的某些定律與自然規律是相背離的,在一個平庸的工作環境下,這說不清道不明的職場規則若能參透,也算得上高人一個。
教練法則:你要走在前面多少才適合,並不容易計算,而且會因狀況不同而有差異。在政界,你得走在前面,向追隨者展示你的諒解與同情;公司領導人則只需稍微走在前頭一點就行了,他們必須以務實的態度處理公司業務。而普通職員年輕氣盛者想揭示未來的人,幾乎都犯了跑到最前面的錯誤,應該稍微克制一下,別衝得太快,劍走偏鋒,以免摔跟頭。
有“賊”心還要有“賊”膽
賊心之一:公司就是我的家
懂得厚黑學的劉先生把“厚黑”二字運用到了職場。劉先生每天都比規定上班時間早到公司一小時,這並不是他愛崗敬業到了如此地步,而是要真的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家。
劉先生的單位規定早晨8點30分為上班時間,而對公司有著“特殊感情”的劉先生則每天7點30分準時到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公司老總曾在全單位的會議上表揚過劉先生,可是老總沒有了解的真相卻不會不被同事們看到。
張小姐是劉先生的同事,有一天偶爾早到公司,讓她看到了劉先生的“另一面”。
劉先生一到辦公室,先開啟空調,將空調調至他認為使自己最舒適的溫度,而後開啟大桶水的熱開關,等了一陣兒之後,飲水機上的小紅燈跳到了綠燈的位置,表明水已經開了。一般而言,公司職員會利用這熱水泡一壺香茗,慢慢品味。可劉先生不同,他不用熱水泡茶,而是從衛生間拿出一個大盆,徑直來到飲水機前。在接了小半盆的熱水之後,劉先生又按下飲水機冷水開關,接了一些涼水。這樣,盆中的溫度就適宜了。劉先生坐到椅子上,脫下鞋襪,將雙腳浸入一盆溫水中,他閉上雙眼,享受著這天堂般的滋味,還自言自語:“好!爽,真他媽的爽!”
燙完腳之後,劉先生才不緊不慢地用大桶水泡了泡麵和茶葉,更為可氣的是,他竟然用大桶水洗事先裝在提包裡的髒衣服。這個舉動令同事張小姐不驚反怒,但她也沒有當場衝進辦公室指責劉先生,而是不聲不響回到自己座位上。劉先生見同事來了,才故意遮掩著端盆去了衛生間。
下班時候,劉先生依然是最後一個下班的人。等到包括老總在內的公司職員都走了,他又用大桶水泡腳,又是自言自語:“用礦泉水洗腳保健呀!”臨走時不忘拿走辦公室一摞列印紙。
當劉先生的行為被公司領導知道後,公司毫不猶豫地將其開除了。
殷謙點評:將公司資源視為自家資源的員工最好不要玩的過甚。
賊心之二:架空領導沒商量
陳先生是某公司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