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卡的事例告訴我們,身處職場,你應該時刻記住:責任承載能力,機會從來不是獨來獨往,它要麼牽著責任的手,要麼和責任合二為一。能完美落實責任的人才是真正有能力的人,企業永遠需要這種優秀的能落實責任的人才。
喬治到一家鋼鐵公司工作還不到一個月,就發現很多鍊鐵的礦石並沒有得到充分的冶煉,一些礦渣中還殘留沒有被冶煉好的鐵。如果這樣下去的話,公司將會有很大的損失。
於是,他找到了負責這項工作的工人,跟他說明了問題。這位工人說:“如果技術有了問題,工程師一定會跟我說,現在還沒有哪一位工程師向我說明這個問題,說明現在沒有問題。”
喬治又找到了負責技術的工程師,對工程師提出了他發現的問題。工程師很自信地說:“我們的技術是世界上一流的,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問題!”工程師並沒有把他說的看成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還暗自認為,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能明白多少,不過是因為想博得別人的好感而表現自己罷了。
但是喬治認為這是個很大的問題,於是拿著沒有冶煉好的礦石找到了公司負責技術的總工程師,他說:“先生,我認為這是一塊沒有冶煉好的礦石,您認為呢?”
總工程師看了一眼,說:“沒錯,年輕人,你說得對。哪裡來的礦石?”
喬治說:“是我們公司的。”
“怎麼會,我們公司的技術是一流的,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問題?”總工程師很詫異。
“工程師也這麼說,但事實確實如此。”喬治堅持道。
“看來是出問題了。怎麼沒有人向我反映?”總工程師有些發火了。
總工程師召集負責技術的工程師來到車間,果然發現了一些冶煉並不充分的礦石。經過檢查發現,原來是監測機器的某個零件出現了問題,才導致了冶煉的不充分。
公司的總經理知道了這件事之後,不但獎勵了喬治,而且還晉升喬治為負責技術監督的工程師。總經理不無感慨地說:“我們公司並不缺少工程師,缺少的是落實責任的工程師,這麼多工程師就沒有一個人發現問題,而且有人提出了問題,他們還不以為然。對於一個企業來講,人才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真正能夠落實責任的人才。”
為什麼其他人沒有發現的問題被他發現了,為什麼他的領導者認為可以對他委以重任?這隻能說明他有落實責任的能力。
一個員工其他能力再強,如果他不願意付出,就不能為企業創造價值;而一個願意為企業全身心付出的員工,即使能力稍遜一籌,也能夠創造出最大的價值來。這就是我們常常說的“用B級人才辦A級事情”,“用A級人才卻辦不成B級事情”。衡量一個人是不是人才,關鍵還在於這個人才是不是一個企業真正意義上落實責任的員工。
自身的能力只有透過盡職盡責的工作才能完美地展現。那種連最基本責任都不能落實的人是沒有能力的人,有能力的人總是能最快最準地落實責任,完成使命。一個主管過磅稱重的小職員,也許會因為懷疑計量工具的準確性,而使計量工具得到修正,從而為公司挽回巨大的損失,儘管計量工具的準確性屬於總機械師的職責範圍。正是因為這種責任感,才會讓你得到別人的刮目相看,或許這正是你脫穎而出的一個好機會。
所以說,落實責任也是一種能力,而且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用以衡量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的能力。具有了這種能力,你才能獲得業績的突破、取得事業的輝煌。
開會+不落實=零
開會,對我們而言再熟悉不過。開會似乎已經成為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們習慣了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要開會討論討論、研究研究。然而,我們又不得不承認,絕大部分的會議沒有起到它應有的作用。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開會的決議本應很好地促進工作的開展,卻在實際工作中並不見成效。究其原因,是我們沒有將會議的內容予以落實。如果只是開會,而沒有落實,那麼,一切都等於零,就像下面的故事所表現的一樣。
一天,老鼠大王組織召開了一個老鼠會議,緊急商討怎樣對付貓吃老鼠的問題。
老鼠們踴躍發言,出主意、提建議,會議開了半天,也沒有一個可行的辦法。這時,一隻號稱最聰明的老鼠站起來說:“據事實證明,貓的武功太高強,死打硬拼我們不是它的對手。對付它的唯一辦法就是——防。”“怎麼防呀?”大家提出疑問。“給貓的脖子上繫個鈴鐺。這樣,貓一走動鈴鐺就會響,聽到鈴聲我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