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第3/4 頁)
肅然回道。 十五阿哥胤亦是滿心的歡喜,因為母妃是漢人的關係,他與十六自小就飽受白眼,無依無靠,兩兄弟關係不是一般的好,眼見十四哥對他倆毫無外待之心,處處為他們想的周到,心裡頗為感動,當初決定跟十四哥,可謂是正確無比。 胤禎三兄弟走走談談,速度自然是慢了下來,待三人出得西華門來,就見老八三人已經升轎離開,而老五、老七、老十二卻是站在一處閒聊,見到胤禎出來,三人立時就迎了上來。寒暄,五阿哥恆親王胤祺就率先說道:“十四弟,能否給個準,這海外分封,有可能嗎?哥三個昨日可是一夜未眠。”老無這話倒也不虛,真若海外分封,他們身為皇子,自然是優先考慮的,他們豈能不動 康熙昨日雖然對海外分封未做明確的表態,卻也未曾反對,而且問的很細緻,胤禎事後細細琢磨,以康熙的心性,極有可能會贊成,可這話對老五三人亦不好明說,稍稍沉吟,他才道:“十四也不瞞五哥,昨日已經向皇阿瑪稟報了此事,皇阿瑪未做明確答覆。” 一聽康熙未表態,五阿哥不免有些失望,十二阿哥胤卻是笑道:“皇阿瑪未反對,此事便大有可為,如此大事,皇阿瑪定然要再三斟酌,真若推行海外分封,十四弟可要多多照顧哥仨個。” 關於海外分封,胤禎料及康熙會在朝堂上公開討論,雖說宗室不少人鐵定支援,不過,反對者肯定也有,倒是不妨借這三人之口宣傳一下,想到這裡,胤禎含笑道:“海外分封,雖然土地遼闊肥沃,一切權利亦可能下放封國,可畢竟在海外,往來不便,即便經營的再好,也不可能及得上京城的繁華,三位兄長何必眼熱?” 聽到一切權利可能下放封國,十二阿哥胤眼睛立時間就亮了,老十四跟康熙竟然已經談到這一步了?什麼叫一切權利下放封國,那就是說財賦、軍事、人事大權統統下放到封國,實際上就是國中之國,不過就頂著個大清的名義而已,真若如此,哪怕是萬里之遙,一眾宗室亦會趨之若騖,往來不便更好,天高皇帝遠。 五阿哥胤祺也聽出了胤禎的話外音,當下便笑道:“好,好一個十四弟,五哥素來不服一眾兄弟,此番對十四弟可說是心服口服,一個海外分封,整個四九城就會為之瘋狂,你只管放手爭,就衝這海外分封,五哥就算不介入黨爭,也要力挺你。” “謝五哥厚愛。”胤禎沒料到老五竟然直接表態支援他爭儲,可真是有些大出意外,忙連聲道謝。 七阿哥淳郡王胤佑亦是微笑道:“八弟、太子他們爭儲,歷來不考慮我們的得失,唯有十四弟爭儲,處處顧及我們,十四弟放心,能力所及,我們全力支援你。” 胤禎此時已是反應過來,這仨人是提前與自己結善緣來了,一旦海外分封,鐵定是離不開海軍的支援,他當下就微笑道:“得三位兄相助,十四可謂是如虎添翼,一旦海軍在外打下好地方,十四定然先通知三位兄長。” 聽的胤禎這番表態,三人登時心花怒放,一塊好封地,子孫後代可都跟著受益無窮,當下三人就沒口子的奉承了一番,這才轉身升轎而去 乾清宮,東暖閣。 裕親王保泰、上書房大臣李光地、蕭永藻、張鵬翮、嵩祝、王、馬齊,九門提督隆科多,火器營掌印總統大臣馬高鳴,鄂倫岱等人,除了李光地被康熙賜座之外,其餘九人跪了一地。 康熙掃了眾人一眼,才問道:“天津兵變,太子的叛兵從何而來?” 這事,就數嵩祝、王、馬齊三人最清楚,嵩祝又是老軍務出身,當下就跪奏道:“回皇上,隨同皇上前往天津的領侍衛內大臣、內大臣,除了綽爾濟之外,非死即傷,太子叛兵,皆是逆賊綽爾濟的親信屬員。” 綽爾濟與三阿哥胤祉的關係,康熙一清二楚,此次兵變,若說老三沒摻合,根本就不可能,只不知老三是被太子奪了兵權,還是主動退出的?這事他目前不想追究,牽扯多了,對他的聲譽,對皇室的聲譽都不好。 沉吟了下,康熙才繼續問道:“保泰,爾等率五千驍騎營騎兵次日便返回京城,意欲何為?” 保泰早就與八阿哥商量好了說詞,當下不慌不忙的回道:“回皇上,當時沒有皇上的訊息,太子又挾持群臣宗親,奴才與八阿哥商議,擔憂太子回京登基,是以匆忙率兵回京,試圖阻止太子行動。” “隆科多,你身為九門提督,何以阻止保泰率兵入京?”康熙話頭一轉,看向了隆科多。 在平息太子兵變一事上,隆科多可說是大功一件,當下就沉穩的回道:“回皇上,奴才探知八阿哥率五千兵馬,太子率一萬二千兵馬先後而至,而皇上訊息又不明確,是以不敢妄自放其兵馬入城,以防釀成大變。”糹
………【第339章 再陰老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