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國藩微笑道。
“嗬!”茶房也跟著高興起來,“這可是大喜事!小的可得通知伙房,晚飯給翰林公加個菜!”晚飯桌上,會館果然免費給曾國藩加了個豬雜碎。曾國藩知道,這是會館的老例,也就不客氣,趁著好胃口,風捲殘雲般吃了個精光。
第二天午後,曾國藩跟在兩部堂官的身後,小心翼翼地走進圓明園中的勤政殿。
道光帝已升座多時,兩部侍郎進殿後先跪倒在地,曾國藩便也急忙跟著跪倒。吏部嬴侍郎雙手把曾國藩的履歷呈了上去,太監總管曹進喜接過履歷遞給了道光帝。
依照慣例,道光帝先把曾國藩的履歷看了看,然後隨口說一句:“曾國藩,你抬起頭來,朕有話問你。”這就是面考了。
曾國藩急忙抬起頭來,心裡卻是怦怦大跳。道光帝向曾國藩望了一眼,第一印象就是這個人面相不雅,難成大器。
曾國藩雖眉清目秀,偏偏天生長了一對三角眼。道光帝對長三角眼的人素來反感,認為這種人非婪即狠,難成大器。道光帝印象中,好像歷朝歷代的反王們都長著三角眼。
“曾國藩,”道光帝忽然開口問道,“你給朕說說,做官的第一要義是什麼?”
曾國藩略微思索後,小心地回答:“回皇上的話,學生以為,做官的第一要義無非是個‘廉’字。”
“嗯?”道光帝一怔,接著反問,“持平公允不重要嗎?比方說你斷官司,不持平不公允,怎麼能服人哪?朕交辦的事如何能辦好啊?”
曾國藩低頭道:“回皇上話,皇上教訓的是。但學生以為,做官以不要錢為本,官員不廉無以持平,不廉更難談公允。請皇上明鑑。”
道光帝想了想,又問:“曾國藩哪,你到地方上去做知縣,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呀?”
曾國藩朗聲道:“回皇上話,開民智與清訴訟,當是重中之重。”
“這倒新鮮!”道光帝笑了笑,用手指著曾國藩說:“放著錢糧不管倒要開民智,你給朕說說,如何要先開民智啊?”
曾國藩忙道:“皇上聖明。開民智是為了讓百姓懂法守法。民智不開,百姓勢必愚昧,地方上的治安斷難良好。而錢穀都是有記載有數字的東西,早晚清理,效果應該一樣。”
“照你所說,百姓知法才能守法。朕問你,乾隆朝和��恢兩�啵�斡脛貧�誦磯嚳�睿�傻酵防此�勻環阜āU庥Ω迷趺唇饈湍兀俊�
聽了這話,曾國藩全身一抖,額頭冒出冷汗,他強迫自己鎮定下來,思索了一下道:“皇上聖明。犯官和���ǖ�恐形薹ǎ�劾鎦揮幸�印9僭輩渙�咽欠噶送醴ǎ�雒鵓拋宓筆撬�逃勺勻 4庸諾澆瘢�僭倍槁涮白質跡 �
道光帝不再言語,提筆在曾國藩的履歷上批了一行字,道:“下去候旨吧。”曾國藩忙叩頭退出。
兩部堂官跪著沒敢動,他們在等聖諭下達。道光帝在曾國藩的履歷上批的是:“面相不雅,答對卻明白,能大用。”
曾國藩在殿外等了一刻鐘,躊躇不安,兩部堂官才退出殿來,面帶喜色向曾國藩轉達聖諭:“庶吉士曾國藩,即日起實授翰林院檢討。”
曾國藩愣住了,想不到自己三十歲時成了清朝的實缺從七品官員。
寫詩引發關注(1)
事後,曾國藩才從旁人的口裡陸陸續續知道了一些陳啟邁和白殿壹等人引見的內幕。
道光帝召見陳啟邁和洪洋時問:“朕自登基,災荒便接連不斷,國庫日漸虧虛,你們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呀?”
洪洋搶著回答:“回皇上話,學生已經想出辦法了。”
道光帝一見洪洋說話響亮,毫不怯懦,心頭登時一喜,笑道:“你大膽地講吧。”
洪洋道:“謝皇上!皇上如放學生做了地方官,學生便增加漕糧地丁。如果現在的章法是畝收紋銀一兩,學生到任後,就畝收紋銀三兩或四兩,直到皇上滿意為止。”
道光帝聽了這話,愣了許久,又轉頭對陳啟邁說:“你講講吧。”
陳啟邁馬上答道:“回皇上話,皇上如果讓學生去做地方官,學生先把境內應收的所有錢穀都讓師爺們辦理清楚,然後再考慮加稅加捐。當然,學生要辦的事情皇上如果不同意辦,學生就不辦。皇上怎麼說,學生就怎麼做!”
道光帝當時就在洪洋的履歷上批道:“答話倒不怯場,一分明白,九分糊塗。”
道光帝給陳啟邁的評價是:“講話有些顛三倒四,人還算老實。”
於是,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