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一般的同心長方形;再走近些,就發現那些線條是因樹與樹之間出現了空隙而造成的,等到他從最後一排密林中鑽出來,才看到那些線條的全貌。森林的中央,出現了一道四四方方的天井。這座天井的周長,恐怕有好幾公里,井底是水,水的中央就是那座廟宇!那些線條都是由廟宇的邊牆,或一排排似松樹一般的塔林組成的。卓木強巴站在天井的邊緣,看著那座廟宇,顯得那麼不真實,好似不該是人間擁有的東西。其奧秘就在於,這方人造的天井,打磨得太過平整。水面上沒有一絲波瀾,像一面鏡子,透過水麵可以很清晰地看見天上的白雲在水中緩緩飄過,於是,遠方那座廟宇就好似浮在半空中。
通往廟宇的小路,全被人為打磨成一葉一葉的浮萍或荷葉樣式,踩在上面,頗有蜻蜓點水的感覺。不知道那方方正正的湖水究竟平整到何種程度,卓木強巴踏著那些浮萍時,竟然產生了高空眩暈,唯恐自己一腳踏錯,就會跌落凡塵。而二狼和小狼似乎沒有這種錯覺,還能在浮萍上扭打嬉鬧,一路銜尾奔走。等卓木強巴終於走到廟宇面前,他終於還是被眼前所見徹底震撼。這座廟宇的構成,竟然是成千上萬的佛鬼塑像,可以這樣說,是把一個一個立體生動、形態各異的佛像小鬼,用作一磚一瓦而搭建成了一座廟宇;或者,古人先將一座熔岩山削成一個巨大的立方體,再從立方體中摳出一座廟宇的大致形態,最後,再將這座廟宇的,不管是頂、廊、梁、柱、牆,還是門、檻、窗、臺階、欄杆,通通鏤空雕刻成一個個的小鬼佛像。遠看牆面是平整的,近看則是凹凸不平的,因為它們全是一個個不足巴掌大的小人兒,挽臂起舞,踏背相疊,整座廟宇的小人兒雕塑,何止億萬,這是何其浩大的工程!
卓木強巴靜靜地摩挲著這些小人兒,它們中有人有神,有鬼有佛,有飛鳥走獸、蟲蟻蜉蝣,有藤木花卉,竟是將世上有的、沒有的所有生命,皆雕鑿於一廟之中。其後又以這些小人做基礎,構築出更大的建築物,幾十萬小人兒勾肩搭背,就組成了一座巨大的佛像;幾十萬小人兒相互踩踏,就築成了凸出於牆面的巨大文字元號;那些塔林,也是由幾百萬幾百萬的小人兒堆疊在一起形成的;就連腳下所踏的青石板,也是一座慾海的形象,億萬小人兒在慾海中張臂疾呼,掙扎翻湧,蹲下身去仔細看,就能看到那些小人兒,每一張臉上不同的表情,或憤怒,或絕望,或悲哀,或癲狂。卓木強巴的雙腳就踏在這慾海之上,每一隻腳下,都有幾十個小人兒高舉著手臂,痛苦地呼喊。當卓木強巴舉目望上時,就會看到穹頂,無數的飛天,正傷悲地墜落人間,她們綵綢飛袖,似乎想撈住天空中的流雲,卻徒勞無功,訣別迷戀。而四壁牆上,則是一個個頭上有光環的佛像,他們的面部表情異常地相似,那眼神,似乎帶著一絲憐憫,又有一絲冷峻,或是略感悲哀,或是怒其不爭。看過之後,只感到一種沉悶的壓抑,那些眼神都透著一種深深的憂鬱啊!
踏著痛苦掙扎的人群,穿過俯視眾生的神明,卓木強巴來到了這座廟宇的牆內,他立刻又有了不一樣的感覺。靜!佛教禪中最奧妙的釋意。這座四四方方,由小人兒築成的廟宇,竟然如此安靜,沒有一絲聲音。卓木強巴屏住呼吸,仔細聽,仍然沒有一絲聲音;唯一的聲音都是他們帶進來的,他的腳步聲,狼的腳步聲,他的呼吸聲,狼的呼吸聲……不只是安靜,卓木強巴感覺自己好像來到了另一個世界,被封閉在一方水晶之中,由純氧構成的立方體,籠罩在這座建築的上方,是自己的呼吸才擾亂了這裡空氣的流動,否則,這裡的一切都該是靜止的。
水是靜止的,像平滑光潔的琉璃之鏡;空氣是靜止的,氧氣濃稠得好像擁有實質,可以清晰地感覺到自己將它們拽入胸腔,吸進肺裡,化作千絲萬縷,散佈於四肢百骸。一片樹葉飄零,絕不像被風吹落那樣打著旋兒,而是筆直地、緩緩地沉降下來,若注視水中,會看見一片樹葉,從水底慢慢地浮上來。
當卓木強巴發現,這一切都好似靜止不動的時候,再看那些附著於四壁地板的小人兒,頓時有一種芒刺在背、電擊全身的感覺。那些原本已被固定了形態,真正應該靜止的小人兒卻彷彿在動!慾海中的人們,彷彿真的湧蕩起來,相互踐踏著隨著血海翻騰,一潮一潮地湧了過來,要攀附上自己的腳背;四壁神佛則帶著事不關己的目光,如行雲流水般,繞著廊坊徐徐前行,他們像是要去朝聖,抑或遠離著凡世紛爭;天上飛仙,似青雲墜地,不疾不緩,卻是在以一種令人揪心的慢速接近著慾海。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就好像自己是跳出三界外的一方存在,以絕高的姿態打量著芸芸眾生,神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