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部分(第3/4 頁)
目力,也看不到外面。人在漩渦中心,隨同急轉,勢子比電還快,威力之大,重如山海。如不與抗,不過隨同向上滾轉急飛,還好得多;只朝相反方向略一掙扎,休說敵它不過,絲毫無用,連身外寶光也似要被風絞散,威力大得出奇。沒奈何,只得聽其自然,往上升去,心想:“我命休矣!”
卻不知是在無相先天真氣護持下,罡風就是壓不入大成境界的熔合真氣。疏而不散的牽力對罡風順而不隨轉,卸緩了漩渦的向心力,毀不了美嬌娘。上官紅被罡風裹住,急轉了不知多少億萬次,眼前發花。緊跟著,覺到腳底有一股大力朝上湧來,人也被那股大力猛然朝上拋起。同時叭的一聲驚天價的巨響,震耳欲聾。頭上倏地一鬆。體外壓力全數消散,便覺身似落葉,往下飄落。驚悸百忙中,還不知身已脫險,守定心神,不令寶光離身,居然無事,料是脫險。
人一到此,身輕如燕,初上來還不覺異,只見天色分外清明,天氣也頗溫和,絲毫微風也沒有。定睛一看,見面前立現奇景。仰視辰空,到處明亮燦爛。滿天星斗,大如盆盂,比常見要上大百倍,卻彷佛伸手可摘。一輪紅日與明月東西相對,時近時遠,更無晝夜寒暑之分。那平日所見的明月竟有數十丈方圓,卻只是一團冷輪,明鏡也似停在空中,光華已為星光所掩。知道身已衝出兩天交界之上,心內稱奇。
此是兩天交界臨界線的另一方。罡風層之中心平面就是臨界線,向地面發射萬有引力。登此天之難,難在沖天之力不強,則過不得臨介面。強得過了,則無引力減速,直射外太空而去。尋常修道之士日夜清修,就是想過此關。修得元神飛昇,說是成仙,也只神祇而矣。全身而上才是肉身成聖,天仙位業,得授各司職守。直待勳重功厚,司職超逸,無所管亦無所不管,便是大羅金仙。
陰魔無心之下,護了上官紅到來,也思入天宮一轉。遠望南天門上金碧輝煌,潛近則覺真氣瀰漫,未敢深入。遙觀下界,卻發現東極天蓬山與二天交界罡風層之秘。當日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罡風層受銀河核心牽引,貼近天蓬山絕頂,離臨介面下不遠,所以有七層雲帶繞山。從神山絕頂斜穿而上,用不著太強衝力。過後略棄錙重反挫,則行動自如。三教就是在此衝登,建立天宮。
再觀黑伽山落神嶺,雖比靈嶠仙府略低百丈,那卻是從地面量度得來。因罡風層偏傾銀河核心,而北極又地面低陷,黑伽山絕頂就處在雲帶之下,奠立琅嬛天府。相隔臨介面越遠,所需衝力遠強,其過界後反挫所需之異寶則更強,所以多是元神脫體飛昇,肉身成聖則極難,更舍了異寶後則再無重返凡間之能。
陰魔還想一探天宮,印證廣成子存入歸化神音的預言。才在南天門外嗅到腐靡濁氛,卻傳來上官紅入險的訊息。
上官紅逢此奇緣,卻從靈嶠宮的通天關係得知自己只有微末道行,難持寸地容身,倒不如在下界逍遙。想起平日師長所說,到此地步,再想下去,被那萬丈罡風隔斷,卻是萬難。由上望下,俯視來處,只是一片紅黃沉沉的霧影,數十百幢又高又大的風柱,宛如狂濤山立,相隔腳底,約有千百丈。一片片紅黃|色的風煙隨著罡風吹動,狂潮起伏,突作雪崩般往下分散,宛如萬馬奔騰,,接連幾個海中波浪般起伏,便自平靜下去。非有極好慧目法眼,或是帶有透視雲霧之寶,休想看出風氣中有什空隙,竟不知自己方才怎麼會上得來的。要想下降,卻要適逢風洞,或是再遇由上而下的風旋罡飆。但這類機會極少,還須深知底細,更需修為深厚,拼受數日夜苦難,捱得過漩渦向心力的高壓,才得如願。
上官紅急於下降,無心多看,估計離地少說也有幾萬丈,試按遁光往下一衝,誰知腳底看是無邊無岸的一片紅黃霧氣,那阻力卻大得出奇。驚魂乍定,重又傷心起來,當前奇景,也無心觀賞。方向早已失迷,寄身氣層之上,俯視腳底,朝前急飛,打算尋到空隙,再試一下。猛瞥見一點白影,由月旁掠過。待不一會,略微趨近,才看出是一片白雲,朝自己這面飛來。心想:“兩天交界之上,來人至少也是地仙。”
晃眼臨近,見雲上立著兩位女仙,雲裾霞裳,明麗絕倫,是陳文璣、趙蕙奉命而來。趙蕙見面說道:“易靜現為鳩盤婆所困。方才袖中推算,此女有二十來天災難,你此去勢甚兇險。現贈你金花一朵,此是清虛仙府奇珍,雖然未必制勝,防身禦敵,頗有靈效。”
上官紅一看手中金花,形似兩寸方圓一朵菊花,金光閃閃,耀目難睜,知是異寶奇珍,只要學會太清仙法,便能應用。陳文璣繼道:“老魔師徒早移居九盤山大壑之中,下設血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