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頁)
學派把現存事物看作是對方之間的“恰如其分的均衡”,柏拉圖開始把這種均衡概念移植到倫理學中,亞里士多德則把中庸和節制相聯絡,並制定了系統的理論。認為萬物皆有其中庸之道,中庸有兩種,自然界的中庸是絕對的,人事的中庸則是相對的;在倫理中觀上,人的一切行為都有過度、不及和適度三種狀態.過度和不及都是惡行的特徵,只有中庸才是美德的特徵和道德的標準,
()好看的txt電子書
所謂的中庸通俗點說就是 “中庸就是在過與不及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舉個數學的例子:在十位數中,九是最大,一是最小,而五就是中間數,如果9是過,1是不及,那麼5就是平衡點。用朱熹的話說:不偏不倚,無過不及。在現實社會實踐中,這樣的例子就更多了, 對農民而言:按季節播種收穫,既不能提前也不能拖後。我們養豬也是如此,在喂飼料時,即不能喂得多,也不能喂得少,喂得多了,豬吸收不了,消化不了,就造成了浪費,但要是喂得少了,營養成分不夠,就胖不起來,所以要把握好合適的度,這就是中庸……小子,你聽明白了嗎?
這一番話,當時讓我如墜雲裡霧中,我根本就聽不懂,稍能明白一點的就是餵豬時要注意把握好飼料,不能多也不能少,不過,這次我可真正的看清了面前這個黑瘦的小個子,怪不得他敢那麼狂,原來肚子裡有真東西呀!
但不管怎麼說,我還真的開始看起哲學書來,菸斗哲學家送給我一本“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開始了我的哲學入門,看來人要想變成智慧是件不容易的事,我最初是採取了死記硬背的方法,儘管這是很讓人感到枯躁的方法,但是我可以用來驅趕腦子裡時不時的閃出的白屁股,所以也就不感覺太痛苦了,而對背下來的概念不明白就請教老師,老師的指導對我來說則是變得很生動有趣,比如,他用心良苦的給我抄來一首詩,那是當時在全國紅極一時的河南某個村農民學哲學時的心得體會:
學習哲學並不難,主觀客觀要記全
唯物唯心是對頭,物質精神兩方面。
遇事必須辯證看,矛盾統一就發展。
正確思想哪裡來,三大革命去實踐。
這首詩,當時他讓我背得死死的,以至今天還能倒背如流。
而對我的提問,他又極形象的給我講解,又比如:
老師,怎麼來理解辯證法?
記住,有食堂,就要有廁所。
就這樣簡單?
對,就這樣簡單,你好好悟吧……
看看,我的哲學就是這樣學來的。
在那個年代,我學哲學就是這樣的,它陪我渡過了那無聊痛苦的日日夜夜,我是不是變的聰明起來我倒不清楚,但我確實感到受益了,在恢復高考的第二年,我也壯著膽子參加了,頭一關闖過去,但第二次的復考卻僅以二十分之差落了榜,當時我的成績是這樣的,政治達到九十分,其中裡面有關哲學方面的題,一分也沒跑,全抓住了,但是我的數學失敗的慘重,就做出一道因式分解而得了四分,一下子就全拖下去了。
哲學真正讓我得實惠是後來知青大返城,農場的機關文教衛生事業缺乏很多的人才,我就是那時考入農場機關黨委宣傳部的,在考試時,政治這一門,在當地的青年中,我以第一名的優勢進入了宣傳部,儘管我當時還不是一名黨員,但宣傳部一下就進了四名本地青年,而且全是非黨,分別擔負起宣傳、理論、新聞幾大幹事。當時的我負責理論工作,要每週給黨委成員上理論課,呵呵,一個非黨分子給黨委成員們上理論課,現在看來也真夠有特色的了,為了解決我們幾個人的入黨問題,機關黨委專門研究決定,把每年機關只能發展一名黨員的指標全部給了宣傳部,就這樣還要四年才解決完這個問題,這段歷史不知道這能不能載入黨的史冊,但當時情況就是這樣的。
我的老師,菸斗哲學家半年後就重返機關,當時在兵團,甚至在全國發生一件很有影響的事,就在我們師,一下子槍斃了兩名現役軍人,一個是團長,一個是參謀長,而犯罪的原因全是生活作風問題,據說是周總理親###板命令的。這一下,當時的軍人全焉了,而沒過多久,柴團長也脫下軍裝轉業了,這樣,菸斗哲學家是眉頭舒展的平了反而返回機關的。
菸斗哲學家後來在恢復高考的頭一年就參加了考試,結果以政治一百,數學一百、語文九十的如此高分而進入了北大學府,畢業後被分在了文化部一家很有影響的刊物任理論編輯。
九十年代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