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頁)
,船伕回答。
那你的生命就失去了三分之一。哲學家說。
當船行駛一段後,哲學家又問:
你知道什麼是哲學嗎?
不知道。
那你的生命就失去了三分之二。
就在這時,一陣風颳起,水中的浪將船掀翻,倆人掉在水裡,在掙扎中,船伕問哲學家:
你會游泳嗎?
哲學家:不會
船伕,那你就失去了生命的三分之三……
呵呵,挺有意思的呀,這個寓言就是說哲學很重要呀
不是很重要,是非常的重要,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菸斗哲學家開導我:你應該認真的學學哲學。
我為什麼要學這東西?管吃還是管喝呀?說實在的,那一陣子連裡天天有學習大會,會上就是學的這個,什麼批中庸之道,什麼反覆闢,這些東西,讓人如墜悶葫盧裡,弄不清是個啥東西。真讓人心裡長毛草……
我嘟囔著,
它會讓你聰明,讓你有智慧,
我心中一振,因為我崇拜聰明,我非常佩服那些有才的知青,總渴望自己有一天也能變得聰明起來,學哲學真的是能讓人聰明起來嗎?
當然,因為這是門智慧的學科。
我就是在這種誘惑下開始當起菸斗哲學家的弟子來,最初的學習,真如讀天書一樣,我開始懷疑我是不是學哲學那塊料,當時正是把中國一個“天馬”式的人物和一個古人大聖賢結合起來痛批的年代,後來又具體到批中庸之道的年代,那時連裡每週有一個晚上是專門學哲學的時間,連裡有幾個業餘哲學理論教員,輪流給大家上課,記得當時我是一開這樣的會,頭就會疼,而頭一疼,我就把頭紮在膝蓋上,開始想那白白的大屁股,藉以分神,不過也有的時候可能是心情好些,所以也想學點知識,就抬起頭來聽聽,但有些東西卻是越聽越弄不明白,比如,講到中庸之道,那個從五十七連來的戴著眼鏡的北京知青教員是這樣講的:
什麼是中庸之道呢?就是對事物認識採取模稜兩可的態度,比如說,我們吃飯的筷子,對於唯物主義的觀點,那就是一雙吃飯的筷子,無可置疑,可是讓中庸之道來看,那即是一雙筷子,是用來吃飯的,但同時也可以認為是兩根竹棍,做別的也能用……就是那些概念觀點,讓我的頭變得碩大起來,我糊塗起來,把筷子叫成兩根竹棍,就是中庸之道了?
當我把這個疑問向菸斗哲學家提了出來,他聽後哈哈大笑,當時我倆正在喝酒,他吱的一口將酒嚥下去,開始給我解釋,他的解釋聽起來可是真夠邪性的:
男人倆腿根部那地兒長個什麼東西?用老百姓的話來說,叫“###”!但在醫學理論上,它被叫做生殖器,而唯物主義就是用最正確的叫法,那就是根生殖器,可是中庸之道呢,卻把它即叫###,也叫生殖器,你說,哪個對?
說完,他哈哈笑的前仰後合,連眼淚都笑了出來,最後竟在炕上打起滾來,我只能是在旁尷尬的嘿嘿傻笑,因為我實在弄不明白他哪句話是真話,哪句話是瞎逗。笑了很久,菸斗哲學家又開始繃起臉來(我估計他原來在團部給領導上理論課時就是這個表情,所以大家都不喜歡他),給我認認真真的上了一堂“中庸”之課:
所謂中庸之道舊說是孔子提倡、子思闡發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質達到太平和合的一整套理論與方法。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是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監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聖、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通常人們講天人合一主要是從哲學上講,大都從《孟子》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講起,而忽略了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視了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合一於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與天地參”是天人合一。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樣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們自覺修養所達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樣造福於人類和自然理想境界。中庸之道不僅是我國古代哲學家探討的重要內容,也是國外哲學領域裡的一個主要範疇,畢達歌拉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