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頁)
的員工啊!……互相傳看著我的iPod,臉上都是非常感興趣的表情(即便不是因為裡面儲存的歌曲,那麼肯定是因為這個產品本身),我心裡就莫名其妙地雀躍不已。記得當時看著這些人傳看它的樣子,我有種模糊的預感,覺得這個東西會成為流行的熱門產品。但是同時我也在懷疑,最終,這將是一件有利可圖的小眾產品,如蘋果電腦一樣,針對某一特定的消費人群,而不是大眾。
第四章 無視攀比(2)
現在我發現自己錯了。那麼,iPod為什麼能夠取得現在的成功呢?當然,可能這個問題本身並不是個正確的問題。問題的答案就在iPod和我們這些購買者之間的秘密對話中。
產品本身
在2003年底,iPod已經推出了第三代產品。它不僅僅是個熱門流行用品,並且逐漸成了消費者文化的標誌和一個大眾市場現象。而那時,我的角色也發生了變化,從單純的購買者變成了試圖找出人們購買商品的原因的人。
要探明原因,最好的起點就是去弄清楚這個裝置的技術支援……它的技術內涵。我和大衛·凱里談過。大衛建立了一家名為Portelligent的公司,這家公司所做的事情就是將電子裝置拆開,仔細分析其內在結構和技術內涵,也就是俗稱的“技術檢測”。2002年初,iPod推出的幾個月之後,他就開啟了iPod,分析了它的技術構成。在他幫助下,我理解了這個產品以一個小硬碟為核心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內部設計。iPod出現之前,最受歡迎的數碼音樂播放器並不使用硬碟。它們使用的是另一種型別的儲存技術,被稱為“快閃記憶體”晶片。這樣的晶片佔用的空間比硬碟少……這意味著使用它的裝置的體積可以比較小……但是它們能夠儲存的資料也較少(在這種情況下是指能儲存的歌曲數量較少)。如果關鍵的等式是“最多的歌曲數量”除以“最小的物理空間”,蘋果似乎已經憑藉其包括硬碟的物理構造而鶴立雞群了。
但事實上,iPod不是第一個使用硬碟的MP3播放器。採用這一方法的裝置,在蘋果公司的產品投放市場兩年前,就已經出現了。它由總部設在新加坡的創新公司(Creative)開發生產。(據稱蘋果甚至在2001年主動聯絡過創新公司,試圖促成彼此間的合作,但這個公司不感興趣。2006年,創新起訴蘋果專利侵權,導致蘋果支付創新公司1億美元來解決法律糾紛,這個時候這件事情才被披露出來。)顯然,小硬碟驅動器這一技術創新的使用本身不足以破解大眾需求密碼。
iPod有幾個方面不同於創新公司的產品。其一,iPod進行了積極宣傳和營銷,而創新公司在這個方面幾乎沒有費什麼心思。其二是外形構造的原因。許多專家都認為iPod取得成功的關鍵在於其外形構造非常簡單而直觀,使用方便,按鈕數量極簡,還有它目前人人皆知的“滑動式按鈕”。其他一些則直接指出其審美方面的因素:iPod只是看起來非常華麗。還有一些人爭辯說,其成功的秘密在於整合使用了蘋果的播放軟體iTunes,而這又能夠和一個線上商店相連線,可以毫無困難地購買各種各樣的音樂。聽完所有這些理論,我決定要回溯到所有事情的本源去尋找原因。
蘋果公司在加利福尼亞州庫帕蒂諾的總部是一系列排列成一個圓圈的建築,其後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公園。它看起來是個公共空間,但當然不是:除非你是其中的員工或者由蘋果的員工帶領,否則無法進去。當我在蘋果採訪時,所有受訪者的回答都含混不清,這讓人覺得好奇。比如,當我問到這個裝置的技術規格時,我被告知,答案涉及很多消費者並不在意的秘密。
喬納森·伊弗,是蘋果公司負責工業設計的副總裁,他很友好且善於言辭。在我還沒有提問之前,他就花了大約10分鐘告訴我iPod的包裝……怎樣開啟,如何去除包裝的泡沫塑膠。他談到iPod不尋常的輕薄和靈活的FireWire電纜,以及“不鬆弛的、簡潔的”的底座,iPod可以安全地放在上面。他談到白色耳機(或“耳芽”)。“我記得,”他說,“一開始大家各抒己見,有人說耳機不能是白色的,要不就是黑色,要不就是深灰色。”但統一的白色,對於該產品打破傳統模式似乎太重要了。因此,他們把耳機設計成白色。好吧,但是誰都知道炫酷的包裝和白色的耳機不能讓一個產品如此火暴,對不對?伊弗猜想也許關鍵在於iPod那“顯而易見的簡單”。這是我們之間最為具體的談話了。。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四章 無視攀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