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第1/4 頁)
憂的是,也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
10月5日下午的視察中,在個別工地上,趙長天發現了一些問題:具體執行重建任務的鄉鎮領導有貪腐行為。
馬家鎮,是這次大洪水中,受災非常嚴重的地區。全鎮,共有六個行政村遭遇了洪水的衝擊。
趙長天在視察馬家鎮的第一個重建工地時,一個災民偷偷的塞給了張文強一張紙條。
張文強及時的將紙條交給了趙長天。
在這張紙條上,只簡單的寫了兩句話“木材上有問題,鎮領導徇私舞弊。”
從這兩句話、以及鋼勁有力的字跡上,可以看得出來,寫紙條的人應該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質。
看完這張紙條之後,趙長天當時沒有聲張,只是非常仔細的觀察了一番施工用的木材。;
在馬家鎮接下來的視察中,趙長天重複同樣了事情,把注意力基本都放到了施工用的木材上。
回到縣政府之後,他讓分管馬家鎮災後重建工作的副縣長張喬,把記錄馬家鎮重建工作的帳本給他拿了過來。
對照著帳本,結合著在現場發現的情況,趙長天仔細分析之後,果真找到了問題之所在。
木頭的確出現了問題。
馬家鎮的那個施工現場用的是楊木,但材料清單上的木材價格,卻是松木的價格。
雖然兩者的價錢差距不大,但如果量大的話,還是有利可圖的。
一套房屋建造下來,差價至少在50塊錢。
馬家鎮需要重建的房屋,總計達到了一千二百多套,也就意味著,有人從中得到了6萬塊錢以上的好處。
這樣一筆數目,已經不算少了。
正常情況下,這樣的問題,對他來說,處理起來其實很簡單,有問題的幹部直接拿下就是了。
但趙長天卻猶豫了,猶豫的理由也很簡單,他不能不考慮到一個人,那就是副縣長張喬。
對於這位政府班子裡唯一的女縣長,趙長天的印象還是不錯的。
在趙長天心目中,張喬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性格也很剛強,是一個比較出色的女幹部。
可以說,到目前為止,在縣政府的多位領導中,趙長天對張喬的評價是最高的。
趙長天甚至已經考慮,在下一步的調整政府工作分工中,讓張喬分管一些更為重要的工作。
但就是這樣一個幹部,偏偏她分管的受災地區出現了問題。
趙長天擔心的是,張喬究竟有沒有參與到這次的貪腐事件中去?
如果沒有,那自然是最好,趙長天不會因為對方在工作上的一次失誤就會影響到對她的評價。
畢竟,如果不是有災民反映情況,趙長天也很難發現這種隱蔽性極強的破綻,張喬被矇蔽也屬正常情況。
但如果張喬真的參與了貪腐事件,他該怎麼辦?
是裝作不知道?
還是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
如果處理,是調整對方工作?還是要求紀委介入?
在猶豫了一晚之後,趙長天還是決定和張喬開誠佈公的談一談。
從理智上,趙長天傾向於張喬是被矇蔽的。
10月6日,上午8點30分,張喬被趙長天叫到了辦公室。
“縣長,有什麼指示?我今天的工作可是不少呢。”
落座之後,張喬面帶微笑、隨意的說道。
“張副縣長,我昨天去馬家鎮視察,發現了一些情況。”
沒有和張喬進行任何寒暄,趙長天直接進入主題。
他的表情和語氣都顯得有一些嚴肅。
邊說著,他留意著張喬的神色。
“縣長,什麼情況?”
張喬下意識的問道。
她臉上的微笑消失了,她從趙長天的表情和語氣中,意識到情況有些不對。
自從兩個人共事以來,對方還是第一次用這樣的態度和她說話。
難道和他昨天下午的視察有關,是帳本出了什麼問題不成?
張喬聯想到了趙長天昨天查曾經看過帳本的事情。
從張喬的本能反映上,趙長天心理有了一些底氣。也許,張喬真是被矇蔽的。
對於自己察言觀色的本事,趙長天還是有一些信心的。
“張副縣長,自從一起公事以來,我對你的印象一直很好。昨天……”
趙長天剛說到這裡,桌上的電話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