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第1/4 頁)
說到這裡,張喬停了下來,深吸了一口氣,目光有些複雜的望著趙長天,隨即又迅速的垂下頭。
從張喬的眼神中,趙長天感覺了一種深深的無奈。
聽張喬講述到這裡,趙長天已經大致清楚,張喬態度上的轉變就應該出現在王為濤找她的那天晚上。
趙長天沒有催促,只是目光鼓勵的望著張喬。
片刻之後,估計是已經調整好了情緒,張喬繼續說道:“王為濤這個人,我算得上比較熟悉。
雖然在工作上接觸不多,但由於他和我愛人王海川是高中同學,他到縣裡開會的時候,會偶爾到我家裡做客。
我一直對這個人印象不好,我認為他的性格有些浮誇,在工作上人浮於事。而且,從他家裡的情況、以及出手非常闊綽上,我一直懷疑他手腳不乾淨。
因此,他每次到我家裡來做客,我基本都很冷淡,只是簡單的打個招呼就不再搭理他。
那天晚上也不例外,甚至,由於懷疑他和貪腐事件有關,我連招呼都沒有和他打,一直待在書房裡看書。;
令我感覺意外的是,他一直在我家裡待了將近兩個小時才離開,比起以往,在時間上要長了很多。
在他離開後,王海川一臉緊張、慌亂的跑進書房找到了我。
與他結婚二十年的時間,我還是第一次看到他有這樣的表現,
在我的不安中,他告訴了我一件隱瞞了很長時間的事情。當時,我聽了之後,呆若木雞,我簡直不敢相信我的耳朵。
生平第一次,我當著女兒的面,歇斯底里的和他大吵起來。”
說到這裡,張喬不停的搖著頭、大口的喘著氣,臉上的表情充滿了痛苦。
“張喬,鎮定點,無論發生了什麼事情?只要你沒有真的貪汙過,我都會盡力幫你。”
適時的,趙長天安慰的話語響起。
他的語氣中彷彿攜帶著令人安定的力量,張喬用力的深吸了兩口氣,平穩了一下紊亂的情緒。
“王海川告訴我,前幾年,他看到很多人做生意都賺了錢,他看著很眼熱。
他覺得自己在林業局的工作,每個月只賺那麼點錢,心理很不平衡。
他覺得以他的能力和人脈,如果也學著做生意,沒有理由不賺錢。
但一來他沒有多少本錢,二來也不知道應該做哪門生意,就一直猶豫著沒有真正付諸實踐。
直到有一次,在和王為濤談起他的想法時。
王為濤對他的想法表示了肯定和支援,並表示,在資金上他可以提供幫助,而且,他還向王海川建議做家電生意,說他在南方認識這方面的廠商。
王為濤說,如果把一些小家電從南方運到北方來售賣,其中會有幾倍到十幾倍的利潤,是一項穩賺不賠的買賣。
王海川聽了之後,大為動心,有了躍躍欲試的想法。
他向王為濤提議,兩個人一起合夥做這門生意,賺錢之後兩個人平分。
但王為濤拒絕了,王為濤表示,他是政府官員,一旦做生意被人發現、會因此丟官棄職。
王海川只好打消了這個念頭,決定自己單獨幹。
他打算就利用工作之餘,偷偷的做生意。擔心被我知道後會阻止他,他決定在一開始的時候瞞著我。他打算在生意成功、賺到錢後,在和我好好談談,辭職下海專門經商。
王為濤沒有食言,借了八萬塊給王海川,並幫他聯絡到了一個南方的廠商。
那個廠商告訴王海川,按照行業慣例,必須先打款,他才會安排人把貨從南方發過來。
王海川擔心會被騙,他向那個廠商提出,要去實地考察一番,才決定是否進貨。
在一個週末,他謊稱要回農村老家看望父母,藉著這個由頭,他和個廠商一起去了一趟南方。
在看到那個廠商的工廠,並在他的陪同下在廠內走了一圈之後,王海川終於放下心來。
回到寧縣之後,他和那個廠商簽定了合同,並按照那個廠商提供的戶頭,把王為濤借給他的八萬塊錢打了過去。
之後,他就美孜孜的等著貨發過來,大賺一筆。
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他的第一次生意就被人家騙了。
那個所謂的南方廠商就是一個騙子,他一直等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也沒見到哪怕一件貨物發過來,而且,那個廠商也不見了蹤影,根本找不到。
那個廠商留下的所謂家裡的電話,也已經取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