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大很多,一是石灰有可能沒有燒過心;二是石灰不可是百分百的純度,會含有雜質;三是有損耗,考慮這些因素,十五斤石灰足夠了。
陳晚榮撿起一塊石灰小心的放進木桶裡。生石灰和水反應生成熟石灰是一個劇烈的化學反應,很快釋放出大量的熱能。石灰才浸入水裡,只聽嗤嗤的響聲響起,細小的水花兒四濺,散落在水面上,迸出一個又一個小小的漣漪。
陳老實、陳王氏、陳再榮也沒閒著,學陳晚榮的樣撿起石灰小心的放進水裡。等到十五斤石灰放進水裡,木桶已經變成了一個蒸籠,白氣上騰,水花四濺,木桶周邊的地上變溼了。
“退開。”陳晚榮怕傷著人,忙提醒。
溫度升高,水汽上騰,難聞的石灰味飄散,讓人作嘔,不用陳晚榮提醒,陳老實他們忙捏著鼻子跑開了。
望著冒著白氣的木桶,陳老實很是迷惑的道:“晚榮,這是咋回事呢?昨天看你做很簡單的,今天怎麼這麼複雜了呢?”
昨天做那點火鹼,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試驗,做試驗很簡單,搖搖試管,一會兒的功夫,可要生產就複雜得多了,更加複雜的還在後面。
第十六章 牛刀小試(三)
過了一陣子,桶裡不再濺出水花,白色的水汽也消散了,陳晚榮知道時機差不多了,快步走了過去。來到桶邊,朝木桶裡一瞧,小半桶水一下子少了許多,這是水參加了化學反應之故,還沒等陳晚榮說話,機靈的陳再榮已經拎著水桶跑走了,邊跑邊道:“哥,還要加水,我去拎。”
水少了,已經過飽和了,熟石灰不能再溶解,沉積在桶底,厚厚一層,加水是當前第一件要事。陳再榮雖沒有化學常識,不知道溶解度的含義,但日常生活積累的經驗還是有的,一看就知道需要加水。
陳晚榮找了一根木棍,到井邊用水略為清洗一番,回到桶邊,陳再榮已經把水加好了,陳晚榮挽起袖子,準備攪拌,加快溶解速度。
“哥,我來。”陳再榮手一伸,奪過木棍,在桶裡攪起來。
這次,不需要陳晚榮提醒,完全按照配製試劑的要求攪拌,棍子慢慢攪動,水緩緩流淌。
陳老實不知道化學操作的講究,催起來:“再榮,你力氣都使到哪裡去了?攪快點呀,你這麼攪等你攪好,天都黑了。”
“爹,不能快,快了不合要求。哥,是這樣吧?”陳再榮笑呵呵的解釋起來:“爹,補糞坑配石灰,你那攪法不對。水濺出來,把你的腿給燒了,你忘了麼?這樣攪,就不會出事。”
他說的是一次陳老實配石灰補糞坑的事,陳老實有多大力氣使多大力氣,水的流速過快,一個不好濺了出來。他雖然退得快,還是濺在他腿上,燒傷了一大片。
一提起這事,陳老實臉上有點掛不住,嘴硬起來:“誰給你說我不曉得?”
陳王氏卟嗤一聲笑出來,白了陳老實一眼:“老頭子,你這張嘴甚時間才煮得爛?”
陳老實聰明的選擇了沉默,不再回應。
陳晚榮看著桶裡,示意陳再榮停下:“好了。”陳再榮這才把木棍在桶沿上輕輕敲幾下,把木棍放到一邊。
石灰石不可能是百分百的純度,含有大量雜質,這會影響石灰的含量。經過化學反應,生石灰已經變成了熟石灰,這些雜質卻沒有參加反應,漂浮在水裡,攪拌之後渾濁如泥漿,連桶底都看不見。
水裡長石頭的事情陳再榮早就聽說過了,好奇得緊,再也按捺不住,拿起純鹼:“哥,我這就加進去,看水裡長石頭。”
一個平常的化學反應,在古人眼裡千奇百怪,奇妙紛繁,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他這般急切實屬正常。要是煉丹家的話,會把化學反應稱為道術仙法,四處吹噓,忽悠老百姓。
陳晚榮忙攔住:“再榮,現在不能加。你要是現在加了,你就看不見水裡長石頭了。”不容陳再榮發問,先行說出來,以釋其疑。
沒想到陳晚榮的好心是白費了,陳再榮一臉的緊張:“哥,這是為何呢?不會是你把仙法忘了?”
煉丹家稱為道術仙法的神奇物事其實就是化學反應,陳晚榮以此來解窘的,沒想到居然給陳再榮拿來說事,還一臉的焦急,笑道:“我怎麼會忘呢?桶裡這麼渾濁,長出石頭來你也看不見。”
“哥,那怎麼辦?”陳再榮急得眼睛睜得老大。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解決起來一點不費力,陳晚榮瞅著木桶:“等會就是了,等到桶裡澄清再說。先把純鹼處理一下,把大塊的碾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