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頁)
左丹正忙著,向小妹招招手,表示知道了,也知道人們都在看自己的了。
2002年熱愛與執著 5
因為是在家鄉第一次飛行,又是展示自己的熱氣球,左丹還是精心組織實施,他要把這次飛行飛得更成功。一切都準備好後,左丹讓高明插上電源,首先進行冷風鼓球,接著點著地面燃燒器,走進球的進風口,把燃燒器伸進球內加火,熱氣球一點一點地豎立起來了。
看到這時,左丹他二姨和姐姐說:“你兒子從小就愛玩火,看來他非得有一個與火有緣的愛好了。”左丹他媽說:“那不都是你在他過週歲那天‘抓寶’造成的。”姐倆都笑了起來。
在場的人都抬頭仰望,驚訝的看著,感到有些莫名其妙,認為一個大布袋和吊籃連在一起,一鼓風、一加火這球怎麼就站起來了呢?這就是人們的好奇感,對熱氣球還不認識。左丹當時也只能給人們解釋說:“熱氣球、熱氣球就是得有熱氣,球內有熱氣,球就能站起來,就能升空,就能飛走。”
下一步就是升空表演了。首先上球的是左丹他小妹和田立志,只見左丹拉了幾下開關,通紅的火焰噴射在球內,再加火球就升起來了。1米5米10米一直到30米,球在空中停下了,地面大繩子拉著球。不一會他們下來了,地勤人員接應,停穩後,又有兩個人上去了,上上下下往返10多次,有20多人首次登上了熱氣球。
在這座小城,有了熱氣球真是一件新鮮事。當時有幾個人準備坐車走,看到熱氣球升空,他們說啥也要上球體驗一下。左丹破例讓他們上了,當然是花錢上的了,都說挺好的。左丹暗自高興,心想,看來買賣會有的,堅定了自己的信心。收球時左丹拉開排氣口,球頂冒出兩個煙囪,邊放氣,邊冒煙。左丹知道,這是燃燒器的問題,直流火燃燒不充分留下的煙。
第一次試球飛了小時,這是左丹學球以來最長的一次,是對器材的檢驗,也是對左丹的鍛鍊,人們的目光和叫好聲使左丹產生了一種榮耀感、成就感。
以後幾天氣候不好,左丹準備等天好後在試2人球。
幾天來,左丹沒閒著,和高明一起除錯燃燒器,有一路火感覺不靈敏。另外他覺得地面生球用的燃燒器,就是一個薄皮白鋼管頭上砸了個扁,直接和氣瓶連線使用,是一個直流火,燃燒的不充分,火發紅又冒煙。為此,他根據煤氣灶燃燒原理,研究自制了一個比原來更先進的燃燒器。他用三分白鋼管,前面上他二舅車床套了扣,買來噴燈頭罩,鑽幾個孔,與鋼管連線,一試火非常成功,比原來強多了,火大,燃燒的好,樣式也好看,使用也方便,在原來的基礎上算是一個小發明瞭。
2002年2月10日,離春節還有兩天了。左丹突然在網上查閱到中國航空運動協會地址、聯絡人和熱氣球方面的資料並把《熱氣球飛行規則》、《熱氣球管理辦法》下載拿了回來。左丹後悔的說:“我怎麼早沒有想到呢。”
老左看了資料後,才真正的瞭解到熱氣球作為一項航空體育運動是有組織、有範圍、有法規性依據的。當時他大腦一片空白,知道這次為左丹買熱氣球可能會出現很多麻煩。當他鎮定情緒後,和妻子商量,這兩套球不是咱們想要的,有可能在經濟上要造成很大損失,可能會上當受騙,等著和中國航協楊建剛老師聯絡後,看發展如何,以後再說吧。
妻子聽老左這麼一說,心裡也發毛,倆口子就象吃了個蒼蠅,心裡如翻江倒海,亂七八糟的不是個滋味。老左說:“都怪咱們缺少知識,不瞭解這些事,讓李該梅鑽了空子,佔了便宜,咱們一邊與中國航協聯絡,看看他們的說法,一邊穩住李該梅,在沒有結果前有事還得找他。”
老左向左丹交代,要認真學習熱氣球檔案,今後在網上多關心全國熱氣球活動,咱們要在開拓市場的同時,把發展方向轉移到全國熱氣球發展的軌道上來,以求得將來有事業可做。從這以後,父子倆對熱氣球認識不是那麼單純了,都產生了一個新的飛躍,左丹的抱負也有了昇華。
老左靜下心來,撥通了中國航協的電話,接聽電話的正是聯絡人楊建剛。老左說:“楊老師,我是吉林樺甸,姓左,因看了,《知音》雜誌,我到湖南平江李該梅那裡給兒子左丹買了兩套熱氣球,已在家鄉試飛,現在想辦會員證,另外,我們的熱氣球能不能參加全國活動?”
楊老師說:“老左,因你買的不是國家認可的熱氣球,你兒子左丹暫時不能給辦會員證,李該梅的情況我們已掌握,他沒有合法手續生產銷售熱氣球,更何況他生產的球能不能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