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3/4 頁)
灕江岸邊陡坡僅有半米了。老左心想,這下完了,他一手把著方向盤,一手準備開車門跳車逃命。說來巧了,車方向一偏,車尾正好頂住江岸邊的竹林上停住了。老左下車看見眼前的一幕,真有點傻了,一隻後輪已經在坡下了。兩人你看我我看你,都出了一身冷汗。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2007年事業與前途 7
他們把車輪擋住,老左上車換了前進檔位,脫離了險境。從此,老左每次到這裡都搬一些磚石到江岸邊倒車的地方,築了一道安全牆。
有一天,左丹載3個老外飛完後,小飛和老左接送他們,路上小老外和老左用漢語交流,方知道他們是從美國來的客人。小老外20歲,在中國哈工大讀書半年,父母從美國來華探望,他特地陪父母來桂林陽朔旅遊。這個小老外可不簡單,交流中和老左說了許多中國大事。他問老左中國改革20多年是成功的嗎?農民減掉農業稅是否真正減輕負擔,得到實惠?中國那麼多下崗人員,將來怎麼辦?西部大開發,是否見到成效了等等。老左說:中國的改革是成功的,中國人沒有懷疑的,在世界上也是公認的,不然你怎麼也來中國留學呢?農業減稅是中國幾千年第一次,農民真正從土地中得到解放。雖然生產資料和種子漲價,那也是正常的。現在農民種地越多補貼越多,糧食走向市場,確實得到了實惠,沒有負擔了。我也是下崗人員,如果沒有下崗,我和兒子都不能搞熱氣球飛行。西部大開發已見成效,西藏鐵路通車、西部教育、西部經濟都有變化。老左想:和老外交流,還真得注意政治影響呢。
外國人在中國不排除有“間諜”嫌疑,在網上查中國地圖一點就出來,找廣西一點就找到,找陽朔一點就找到,點陽朔的遇龍河也能找到,而且還能看見愛飛翔的熱氣球在舊縣附近飛行,估計是他們乘球時拍的照片。
老左夫妻倆來陽朔幾個月了,他們利用風、雨天遊很多景點,更近距離地體驗了在陽朔的生活,陽朔的山和水給老左留下了第三次印象,而這一次是生活的感受,是陽朔的山和水征服了他。他為陽朔驕傲,為祖國喝彩,因為在陽朔他看到這樣一句話:陽朔是中國的陽朔,是世界的陽朔。這都原於灕江的山和水在地球上絕無僅有,這裡的卡斯特地貌又是那樣的別具一格。
老左對陽朔的第一印象是少年時代聽說的,看到的是畫片,知道祖國有一處美麗的大好河山,那已經是遙遠的故事了。第二印象是兒子左丹圓了他幾十年的夢,首先來到陽朔飛熱氣球,是兒子有機會在2006年8月的一天,讓老左去送車,到了陽朔也是走馬觀花,雖然看到了陽朔的真山真水,雙腳踏上了這塊神聖的土地,但忙碌中氣候又很熱,他沒來得及細心的品味,也沒認真地走進山和水的中間去體驗,去感受。
這一次著實讓他看了個究竟,看個明白。這是他人生中一段有意義的生活,是熱氣球把他和陽朔連在一起。雖然不識“陽朔”真面目,必竟“只緣身在此山中。”
陽朔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桂林市的南面65公里處。以前是個村落,在羊角山附近,取名羊角村,後根據羊角的協音定名為陽朔。早在新石器時代這裡就有人類活動,從三國時期便有了它的大事記,也是陽朔建制的開始。
這裡的地貌是經漫長的地質變遷,地殼運動由中淺海沉積而成的產物。由於山峰陡峭,岩溶洞普遍,在地質學中稱其為卡斯特地貌。
陽朔縣城很小,在全國向這樣的縣城並不多,是特殊的地理環境構成的。城市的建築依山傍水,沒有大片的場地,也沒有廣場,幾條街路長不過公里左右,著名的“西街”是陽朔旅遊、政治、文化、娛樂中心,向東直至灕江岸邊。西街被世人譽為“洋人街”、“地球村”,是中國的西街,世界的西街。
走進西街口,就能看見路邊的幾塊石碑。其中最醒目的是靠近“百樂來大酒店”一側,“肯德基”對面的一塊較大的石碑。高3米,寬米,臨街正面碑刻四個篆字,從上向下讀到“陽朔西街”。西街,從這裡開始一直向東延伸。石碑的背面刻著中國著名大畫師徐悲鴻寫實桂林山水陽朔聖境的短文,共66個字。細讀起來津津有味,樂道無窮,把“甲天下”概括的無語倫比。
“世間有一桃源,其甲天下山水桂林之陽朔乎!桂林至陽朔約一百(二十)裡,舟陸可通,江水盈盈之,照人如鏡,縈迴繚繞,平流細瀉,有同吐絲。山光盪漾,明媚如畫,真乃人間仙境也!”碑文落款為悲鴻。
從西街口向東走,路不寬,有點彎曲,一直到灕江岸邊,根據氣候情況,可觀覽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