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3/4 頁)
源勢能。由於資源的分佈組合及其開採價值的差別所導致的區域經濟發展潛力差異。③人口分佈勢能。由於人口分佈密度和人口素質差異而導致的區域經濟發展潛力差異。④交通運輸勢能。主要包括交通運輸水平、運輸能力、便捷程度等相異而形成的差異。⑤行政和政策勢能。由於行政中心或行政權利與優惠政策等特殊原因的差別所造成的發展潛力的不同。⑥技術經濟勢能。技術水平、教育水平、創新能力不同而導致的區域經濟發展潛力差異。
區位勢能的作用機制主要體現為:①聚集作用。指具有較高區位勢能的區域能夠有選擇地聚集資源,它不僅吸收本區域的勞動力、資源和資金,而且還把其他區域的資源、資金和人才吸引到自身區域內。②增值作用。指高區位勢能的區域對資源進行加工而使資源增值。③輻射作用。高區位區域向其它區域擴散技術、輸送產品、投資等。④自強作用。具有高區位勢能區域在聚集、增值和輻射的過程中,自身得到不斷增長和發展。上述四種作用是透過具有不同區位勢能的區際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實現。一般情況下,不同區位勢能的區域之間,資源通常由綜合勢能低的區域流向綜合勢能高的地區,產品則相反。在這種資源和產品的流動過程中,不同勢能的區域都有自強作用,但各自的自強速度是不同的。一般而言,高勢能區域自強作用增長快,低勢能區域自強作用增長慢。
區域經濟空間結構是區位勢能不斷變化的結果。任何一個勢能因子的作用力強弱的變化都有可能對區域經濟發展產生影響,並改變區域經濟空間結構。區位勢能在形態上通常表現為點狀、線狀和麵狀等。點狀的區位勢能表現為大型的礦產地、交通運輸樞紐、城鎮等,點狀勢能的變化導致節點的形成和發展。線狀的區位勢能表現為交通線、河流及海岸線、大型礦脈等線形體。線狀區位勢能常常發展成城鎮、人口和經濟、技術的相對密集帶,形成區域經濟帶。面狀區位勢能主要表現為大面積的礦產、農產品基地、工業密集區等,它形成城市帶、經濟中心區和經濟密集區。區位勢能的變化常導致一些節點城鎮、產業帶和經濟密集區的興衰,從而引致區域經濟空間結構的不斷變化。
二、集聚與擴散機制245
此處所討論的集聚與擴散機制,與極核式空間結構的形成機制理論中的極化與擴散效應基本一致,在此僅闡述集聚與擴散對區域經濟空間結構的形成與發展的作用。
集聚指資源、要素和部分經濟活動等在地理空間上的集中趨向與過程。由於經濟活動的區位指向、經濟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絡和集聚經濟效應,集聚機制的形成是必然的。集聚過程一旦開始,就極易形成迴圈因果式的促進集聚的力量,從而加速集聚程序。
擴散是與集聚完全相反的要素流動形式,指資源、要素和部分經濟活動等在地理空間上的分散趨向與過程。擴散既是源於經濟活動本身執行規律的要求,也是源於追求利益的市場主體對集聚不經濟的一種規避。
集聚與擴散是相互對立和並存,是制約區域經濟空間結構形成與發展的重要機制。二者的關係體現在:
(1)在區域空間結構形成與發展的不同階段,集聚與擴散機制發生作用的強度不一樣。在區域空間結構形成初期,集聚機制起著主導作用,引發區域內部發生空間分異。在區域空間結構進一步發展時期,集聚機制的作用將逐步減緩,擴散機制逐漸發揮作用。當區域空間結構進入成熟期,集聚機制與擴散機制同時作用,其表現形式和程度較為複雜,通常是擴散機制的作用強於集聚機制。
(2)集聚機制與擴散機制的作用都存在一定的慣性。集聚或擴散一旦發生,就將沿著其固有的方向持續下去。在沒有人為干預的情況下,只有等到出現集聚不經濟或擴散不經濟時,集聚或擴散才會受到遏制,並有可能由集聚為主轉化為擴散為主或由擴散為主轉為集聚為主。此時,原來的集聚或擴散趨勢不會消失,仍與擴散或集聚同時存在。但集聚或擴散在內容、規模、層次、速度等方面將不斷髮生變化。
儘管集聚與擴散機制的作用有一定的慣性,但其作用是有限度的。集聚機制的作用超過一定的限度,就會產生集聚不經濟,從而遏制集聚。同樣,擴散機制的作用達到一定的限度也會產生擴散不經濟,從而抑制擴散。這是因為擴散過度就會割裂經濟活動之間所固有的聯絡,失去發展所必需的外部環境,不能開展合理的分工與協作,從而導致生產與經營效益下降,甚至連正常的生產或經營過程也難以維持。
極化機制導致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